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菩提老祖降妖記(439)

在遙遠的東方,有一位高深莫測的道士,他名為菩提老祖。菩提老祖身著青衫,面容蒼老卻神采奕奕,白髮如雲,眼神如炬,常常在蒼翠的群山之間遊蕩,傳授道理,斬妖除魔。世間疾苦如影隨形,然他卻總能以智慧和慈悲,點亮迷途的靈魂。

一日,菩提老祖漫步至一處名為“東風鄉”的小村莊。此時恰逢黃昏,夕陽西下,染紅了一片溼潤的田野,鄉民們在田間忙碌,然而面孔上卻寫滿了憂愁。老祖心中一動,決定停下腳步,一探究竟。

老祖輕輕走進村莊,聽見一位農婦正對著家中的稻草人嘆息:“唉,我兒即將入鄉試,家中無米,怎能讓他登門求學?”她的眼中含著淚光,滿臉愁苦。

菩提老祖微微一笑,輕聲說道:“好母親,不必憂心,天下難事必有妙法。倘若我能助你,是否願以仁義之心回饋世間?”

農婦聞言,心中一震,抬頭看向這位不識的道士。只見他氣宇軒昂,慈祥之色,便點頭答應。

“這便是好。”菩提老祖微微一笑,旋即在地上畫了一圈法陣,口中唸唸有詞:“敢問土地之靈,爾時須應,今日今時,祈願豐收。”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四周的空氣似乎凝聚,一道金光閃過,瞬間化作一位顯現於土中的土地神,面容慈祥,眉目之間透著寬厚。土地神俯身問道:“道長,有何吩咐?”

菩提老祖心中有數,便開口道:“世間百姓艱難,你可否為這一方田地增添些許福祉,讓這一戶人家三個月內豐收滿倉?”

土地神立刻俯首應允,手中揮動,瞬間灑下一縷福氣,灑滿田間。稻穀頓時生機勃勃,結出飽滿的穗子。

農婦見此神蹟,淚水奪眶而出,感激不已,連聲稱謝:“多謝道長,多謝土地神,真是救了我們一家!”

“仁心回報,即為善道。”菩提老祖輕輕擺手,酒意淡淡,心中萬分欣慰。依他的心意,平撫眾生疾苦,才是他下凡的道理。

然而不遠處,另一股黑暗勢力卻與此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東風鄉外的山野中,妖邪橫行,成群的惡鬼正在盤踞,妨害村民的安寧。眾人談及妖邪色變,皆退避三舍。老祖耳邊隱隱聽到村民的竊竊私語:“那山中妖怪,不知何年才會消亡!”

菩提老祖心念一動,決定前往妖邪出沒之地,除去這群橫行無忌的惡臣。他提起神杖,朝山中走去,背影如松,穩重無比。猶如從容而至的風華,帶著一股不可動搖的氣場。

來到山頂,菩提老祖見一隻面容猙獰的妖狼,眼中道道異光閃爍,似乎已察覺到他的到來,便低吼一聲:“小道士,何苦自討苦吃?我乃此地妖王,爾等只敢退避三舍,不敢逼近,我為何要讓你安寧?”

“妖者,陰邪性命,豈容你為害無辜?”菩提老祖目光深邃,手中最簡單的法器化為萬千光芒,照亮四周,“若不與我言,你我便無話可說,只能一戰。”

妖王陰惻一笑,變幻手段,瞬息之間便由原形轉化為巨獸,露出尖利的獠牙和炙熱的鬼火,向菩提老祖撲去,嗥吼聲震動天地,山石晃動,飛沙走石。

菩提老祖面色不動,心中已然不懼,神識早已鎖定妖王的氣場,陣法從他腳下展開,瞬間化為一道光盾,迎向了撲來的妖王。光盾如甲,閃爍不定,妖王的聲音在光盾碰撞間轟鳴開來,形體俱碎。

“你這妖,未免太過愚蠢!”菩提老祖面上沒有絲毫波動,繼續施法。四周浮現出道道靈符,遊走在空氣間,化作光影。隨手一揮,召來強風,捲起烏雲,形成強大的靈氣,直逼妖王而去。

妖王漸覺形勢不妙,試圖變幻身形,卻被菩提老祖掌中蜿蜒的法力鎖定住。他無法逃遁,只得怒吼反擊。天空中電光閃爍,暴雨如注,惡風襲來,然而菩提老祖的神威卻如山崩地裂,勢不可擋。

“去吧!”菩提老祖高聲一喝,法杖一揮,空中瞬息閃爍出道道光芒,直直擊中妖王。那妖王發出一聲淒厲的慘叫,身形被擊潰,最後化為一團黑煙,消散在山風之中。

四周瞬間恢復寧靜,菩提老祖輕輕舒展手,法陣則化為星光點點,環繞在他的周圍。從山頂俯瞰,可以見到遠處的田野瞬間煥發生機,碧浪蕩漾,宛如歸來的生命浩渺,令人心醉。

不久,老百姓在村子裡歡聲雷動,便對菩提老祖感激涕零,歡贈萬千金花、金米,供奉於他身邊。老祖微笑應對,心中驀然生出一絲愜意,“這並非我所求,然你我之間情誼,豈可輕言?願爾等安好,善樂永存。”

然而早已被老祖解決妖邪的風聲傳入了外地,惡賊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