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1部分

現實,除非中國人內部自己再亂起來,否則二十年內日本不具備軍事挑戰中國的能力,這種情況下,中日同盟未嘗不是帝國換一種發展思路和方向的機遇,田中是個俄國通,但對老毛子是丁點好感都沒有,所以一來前急赤白臉的問為啥不一口氣打到莫斯科去,明知道答案,還是要問出來試試中國王的應手。

“德奧在東線的兵力隨時都能恢復到100個師以上的規模,對方的工業生產實力和利用鐵路公路網進行後勤保障運輸的能力遠在我們之上,所以我們才必須儘快加強東線聯軍的力量,否則,烏克蘭戰役一打,到時候即使只有50個德國師掉頭向東線撲過來,新生的伏爾加聯邦都未必能守得住目前的戰線!”王庚的語氣很凝重。

第六百四十一章 (上)步兵集團軍編制

1918年7月28日13:10薩馬拉協約國東線聯軍司令部作戰會議室“總司令閣下,我再次請求,把烏法集團軍和薩馬拉集團軍納入聯軍中央方面軍的混編整軍計劃,要不然這太叫人難受了,我們這兩個集團軍可是整個烏法戰役的有功之臣,末了那些新組建的集團軍都分別加入了西南方面軍和南方面軍建功立業去了,反而我這個聯邦總理的子弟兵卻在薩馬拉維持治安和秩序,這哪是伏爾加聯邦的王牌部隊啊!”

王庚話音未落,代表伏爾加聯邦政府參加整軍混編軍事會議的瓦西里。尼古拉耶維奇佩佩利亞耶夫這個聯邦總理兼薩馬拉集團軍司令先扯著嗓子嚷嚷了起來,中國話雖然發音聲音古怪,意思倒表達的明白無誤。

所謂聯軍和多國部隊的軍事會議,語言是繞不過去的障礙,好在聯軍出兵已久,不但是聯軍司令部,就是下面各部隊的裡頭通曉中文、俄語和日語的參謀副官翻譯們也大有人在,考慮到今天是新來的日本第一軍將領和中國第4集團軍將領第一次參加這樣的多語言會議,所以王庚使用的是自己的母語中文,而三個司令部的作戰室的中、日、聯邦籍參謀則客串了中、日、俄三種語言的同聲翻譯工作。

王庚聞言先是啞然,忍不住笑著道,“瓦西里。尼古拉耶維奇,您可是伏爾加聯邦的內閣總理和武裝力量副總司令,所有聯邦部隊要說都是您的部署,哪能厚此薄彼只顧著自己的薩馬拉集團軍?要不要我下命令免去您這個兼任的集團軍司令的職務,讓您能專心的領導內閣政府管理起聯邦來?”

佩佩利亞耶夫聞言一窒,老臉漲紅,忙不迭的搖著手道,“那個不必,我吃得住勁,現在有了鄧尼金這個內閣副總理和陸軍部長,倒是出了點有用的主意,也派了不少能幹的下屬過來幫忙,這個薩馬拉集團軍的司令我還得兼著,要不然叫人笑話,他鄧尼金直接指揮的集團軍可不止一個,我不能叫他喧賓奪主吧?”

王庚點了點頭,見會議桌兩旁的一眾將領沒再多問什麼,於是示意已經準備好了的作戰室主任錢田夫開始講解聯軍中央方面軍的整軍混編安排。

原來掛大作戰地圖的一面牆上,此時掛起了一張新的聯軍中央方面軍混編計劃示意圖,作戰室主任參謀錢田夫拿著手裡的指揮棒指著示意圖解釋了起來,“聯邦中央方面軍混編的目的是打造一直真正的聯軍出來,準備應對未來和德奧同盟國在東線的大戰,為此,第一步,聯軍中的中國第3集團軍的第3、第9和第20師和新到的中國第4集團軍第27、第28和第29這三個整編師進行一次混編,這樣就產生了18個新中國步兵混成旅,每個混成旅一半是經歷了西伯利亞大進軍和烏法戰役的老兵,一半是國內補充增援的新部隊!”

這個方案之前已經在透過風,因此在座的中國師長旅長們都默默點著頭,雖然對李鳴鐘、張維璽和熊式輝等人而言,自己的混成旅已經是百戰老兵,混編後組成的新的混成旅必然戰鬥力會出現下降,但只要補充新兵,就永遠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

好在國內過來的第4集團這三個新的整編師中間,真正的新兵不過才三分之一,打散編組到18個混成旅後,不過是六分之一,對部隊的戰鬥力收到的影響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一邊指著示意圖,作戰室主任參謀錢田夫一邊繼續解說道,“混編後的中國混成步兵旅滿編制13000人,其中每個旅轄3個步兵團(3x2750人)、1個炮兵團(1200人)、1個裝甲偵察營(560人)、2個高炮反坦克營(2x225人)、1個工兵輜重團(4x518人,其中工兵營1、輜重營1、補充營2)、1個旅部通訊勤務連(126人)、1個野戰醫護連(126人)、1個旅教導隊(216人)”

裝甲偵察營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