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由自主投向階下頎身長立之人。
一念原本俯首肅立臺下,感受到梁澄的目光,立即抬眼回望對方,雙目柔波輕蕩,嘴角滑出一道真心實意的笑來。
梁澄眼角微彎,幾不可辨地點了下頭,最後戴上皇冠,下一刻,群臣跪伏在地,齊聲頌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梁澄掃過腳下眾官,這種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的感覺本該讓人心神激盪,梁澄的內心卻十分平靜,他的目光凝著在一念身上,最後默默移開,開口道:”眾卿平身。”
眾臣高喝:”謝陛下!”
登基大禮加上之後的國宴,梁澄一直沒有機會歇上一口氣,回到寢宮的那一刻,梁澄當即吩咐道:”更衣。”
頭上沉甸甸的皇冠被人除去,一雙手從他身後繞向他的鎖骨,熟悉的氣息將他包裹其中,梁澄忍不住閉上雙眼向後靠去,低聲喚道:'師兄。””累壞了吧,”一念輕笑,呼吸掃過樑澄的而後,惹得懷中之人瑟縮了一下,一念眸光一柔,道:”我幫你更衣。”
說著便抱起梁澄,往天露池走去,那是皇帝御用湯沐閣,裡面早已備好熱湯,見到一念抱著梁澄,閣內的宮女垂首默言魚貫而出,一念膽敢如此新帝,可謂大逆不道,但是這些宮女似乎並不覺得有何不妥。
明元帝死後,李度秋立即掌控皇宮各門,召叢集臣,擁立梁澄為帝,一念更是在眾人的錯愕之中,拿出百世圖錄,聲稱忝得佛祖夢示,破解圖錄,預言梁澄乃天命天子。
太祖起於微末,後得慧覺大德的點撥與輔佐,定鼎天下,慧覺功成身退,隱居深山古寺,臨行前留下一卷百世圖錄,傳聞圖錄能夠預言大齊國運,除卻佛祖昭示之人,尋常人不得一窺,否則舉族氣運衰減。
可惜,自太祖後圖錄便消失不見,眾人猜測圖錄事關大齊社稷國脈,被太祖帶入陵內,裡面機關重重,無人能破,亦傳圖錄被人盜走,流落民間,百年來,有關圖錄的傳奇始終不減。
自先帝以來,飄風苦雨,嘉生不降,民間有傳大齊氣數不繼,更有好事者誇誇其談,自稱偶見百世圖錄,其上預示大齊大劫將至。
總之,一念這一手讓梁澄的皇位來得愈加名正言順,不提朝中那些老奸巨猾之輩信不信,反正樑澄在民間的擁護自來頗高,經此一舉,更是如日中天,何況不論一念這一脈本身傳自慧覺大德,還是梁澄此前得佛祖託夢,為東都消減災厄,都讓一念手中的百世圖錄顯得可信起來。
至於二皇子和六皇子,皆被李度秋幽入禁宮,其餘皇子后妃,一律禁足,就連李後想見他和梁澄,都不被允許。
翌日,一念便大刀闊斧掃清京中勢力,一干亂黨包括從龍衛皆被斬首,連帶皇宮上下亦被一一肅查,將原先伺候明元帝的人全部放出宮去,至於一些不便出宮的人,則被暫時禁在掖庭。
登基前兩日,梁澄便讓禮部擬旨,封一念為新的護國法師,入則為帝講經,出則上朝議政。外人皆知新帝出家之時便與一念上師交好,時常出雙入對,因此梁澄此舉到不怎麼奇怪。
何況,梁澄這個原先無緣皇位之人忽然成了天下之主,滿朝皆傳,當初新帝出家為僧另有隱情,實乃鋒芒太盛,這才韜光養晦,只待來日一擊,而這一念上師,恰如大齊開國之初,輔佐太`祖爭奪天下的慧覺大德,暗中襄助梁澄繼承大統。
其中不少人推測,當初新帝入大相國寺祈雪,恰遇一念上師雲遊歸寺,新帝禮賢下士,問計於上師,上師有感於新帝誠心,於是投靠效忠。
所以龍袍還未加身,新帝便封一念上師為國師,信賴重用有加。
不過這話一開始由誰傳出,便不得而知了。
眼下一念能夠隨意出入皇宮,甘露殿又全是他的人,自然沒了顧忌。一念的所作所為,並未避著梁澄,梁澄看在眼裡,也不阻止,無論是皇宮還是天下,這一切本該屬於一念,何況一念這樣坦然的做法,反而讓梁澄比較自在。
“在想什麼,嗯?”一念鬆開梁澄的嘴唇,一隻手早已摩挲著從梁澄的衣襬下方襲向他肖想已久的柔韌腰肢,近兩個月的風波,讓懷中人愈發清瘦,手下的腰身纖細了不少,彷彿一隻手掌就能握住,一念心疼地摸了摸,眼裡一片暗沉,夾著刻骨的痛恨與懊悔,卻又不敢在梁澄面前洩露分毫,像是撒嬌似地嘟囔道:“瘦得只剩骨頭了,今後要好好養養。”
腰部本來就是梁澄的敏感之處,他生來怕癢,一念若是用了力氣他還不覺得如何,這般輕柔,像是拿著跟羽毛撩他的癢癢肉,梁澄哪有不躲的道理,他按住一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