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97部分

鏈條,喬國盛根本就沒有能力將這個鏈條扯斷。

而在常委會上,張青雲的一系列提議根本不用他自己來闡述,自然有人搶著支援他。張青雲一直表現很平淡,但是喬國盛卻找不到任何針對他的機會,他感覺自己在常委會上就是一個木偶一般。

因為討論人事問題就好像不關他的事似的,他反對也表決透過,他支援也表決透過,他棄權還是表決透過。這樣的結果對喬國盛來說打擊太大了,這也讓他真正見識了,在後秦衛國時代,華東的政治局勢他喬國盛依舊沒有太多的機會。

而張青雲則不一樣,他還有無限展露才華的空間。華東改革正在推行,組織改革已經在各地陸續推動了。在這樣的時候,張青雲有能力,有威望,正是好乾事的時候。

不像他喬國盛,身為省長,要幹事總放不開手腳。政府這邊的局面他是掌控住了,可一到黨委會上,他就不行了。更糟糕的是下面各級黨委,因為他威信不夠,陽奉陰違的事情常常有發生,這也讓華東的政府工作總難讓他達到滿意的程度。

連續兩次國務院會議,華東省政府遭到總理點名批評,批評的都是講華東對中央政策執行不力。而這其中政令執行不力是主要。

可憐喬國盛自己省政府引發的檔案,執行力常常都打折扣,他哪裡有絕對的能力將中央的意圖完全貫徹下去?不是他不做,而是不能耳,而偏偏這種不能他還不能說出來。

因為說出來不僅不能讓人同情他,反倒只會讓人看輕他。而領導如果知道這種情況,也只會覺得其能力有問題。被領導認為能力有問題,以後對他的使用必將會很謹慎,一個幹部一旦被謹慎使用了,到了部級的高度機會就不多了,畢竟國家級領導人一共就那麼多,個個都必須是精英,濫竽充數的人想進國家領導人行業,無疑是痴人說夢

………………………………………………………………

喬國盛是什麼心思張青雲不清楚,但是他卻知道華東政府工作問題很大,而其中主要的問題就是喬國盛不願就政府問題彙報。

他就像是母雞護小雞一般,把政府的問題全部護住,既不和人交流,又不拿到常委會上解決。

下面縣市執行不力,也從未見過他尋求過別人的支援,張青雲有幾次下去視察看出了問題,還批評過下面的同志。可是最後的結果卻落了個好心沒好報。

張青雲的行為直接被喬國盛認為是他要將手伸到政府那邊去,為此他多次在常委會上表示了不滿,讓張青雲恨不得拍桌子和他大吵一架。

無疑,喬國盛其人心胸不行,大局觀更不行。能力是有一些,可是光有能力有什麼用?不善於和別人溝通,不善於尋求支援,不善於利用團隊的力量解決問題,華東省省長這個位子他又能坐多久?

喬國盛唯一關心的就是手上的權利,一件事情充分放權給他,常常他還能做得比較妥當。但是放權永遠只是相對的,黨內有紀律,有些事情不能放權的,一次兩次沒關係,如果長期放權形成了尾大不掉,後患無窮

黨的紀律是從多年鬥爭、無數教訓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不可能因為某個特殊的人而改變。如果讓喬國盛搞一言堂,說不定他能在短時間內幹出一些成績。

但是長時間一言堂,是人都會自我膨脹,一膨脹就會要壞大事。這種例子在黨的歷史上太多了,不勝列舉,是絕對不能夠容許的。

所以,張青雲認為喬國盛的問題完全是他自己的問題,他必須要自省自查,找到自己身上的問題然後努力改變才行。作為一省政府的一把手,沒有點心胸氣魄哪裡行?喬國盛吃虧就在這個地方,不然憑他的本身能力,華東政府工作怎麼可能會被總理點名批評?

對這個批評,張青雲心情也是頗為沉重的,華東不比其他的省份,華東穩定的根本首先是經濟和發展不能出問題。因為華東不僅有本地人口,和嶺南一樣,華東的人口構成是來自全國的。

如此多本地人和外地人在一個區域共同生活,一旦經濟發生問題,失業大幅增加。社會問題立馬就會出問題,緊接著如多米諾骨牌一樣,華東的全面工作都會出問題,其結果就將是一場危機。

現在的華東已經經歷不起這樣一場危機了,現在華東之所以推行組織體系等多方面改革,一方面即使要為華東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政治基礎,目的就是要實現華東的可持續發展。

但同時,華東經濟的穩定和發展,又反過來作用於華東組織體系等多方面改革。如果現在華東經濟出現問題,究竟是政府工作不力的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