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7部分

兒子嚴世藩都是貪官,而且是鉅貪之人。但後來陸炳發現,之所在歷史上他們兩人能成為鉅貪那是因為兩人都是極其聰明的大才之人,所以才能任在高位上,才有了斂財的根本。而之所以成為貪官,也是因為自己那個小兄弟朱厚熜的不理朝政吧,當然大明的官制也是問題,現如今這些都不是問題了,自己不懶惰不昏庸,官制也有了改善。所以陸炳決定重用兩人,讓他們發揮自己應有的才能。於是嚴世藩入了閣,而兒子嚴世藩也被派往了吏部認副職的侍郎。嚴嵩為此感恩戴德,多次表達肝腦塗地的盡忠之情。

當年陸炳曾組建過智囊團,不過這些人?大多是紙上談兵的人,不堪大用。而陸炳靠著現如今那些能坐龍椅的權臣才奪了天下,這些人裡要麼就是夢雪晴這般天生奇才,剩下的大多文武雙全堪稱奇才。比如以許洋為例,剛開始在舅舅登州老知府孫曉那裡幫閒,後來因為識時務被陸炳賞識管理商業。再到後來成為陸家商業總管之人,再然後的從政精力也十分搶眼,成為了除夢雪晴之外,陸家裡裡外外的大總管,被人稱為許爺。然而山東總兵位置的缺失對許洋來說是一個契機,許洋帶兵有道,從此稱為陸家權利圈最貼己的人之一。總體來說陸家這群人能文能武,治國平天下皆可。但大多還是偏重於武一些。

常言道,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難,陸炳自從登基坐殿之後深諳這句話的意義。而原先的智囊團都是各地才子,因為沒有實際從政經驗和從軍經驗,故此才會紙上談兵的。而一人除外,此人就是徐渭,也是民間的大才子,才能不亞於楊慎之下,只是略顯年輕一些。

同樣徐階也破格進入內閣,代表著朝廷官員的年輕化。讓青年官員都充滿了信心,認為自己只要努力也大有可能入閣參政,大展宏圖。

陸炳的新國內閣制和大明內閣不太一樣,明朝的內閣制入閣都是被人舉薦或者皇帝極其寵信的人,不管才能大小。共同點就是官位極高權力很大。陸炳的新國內閣制卻不同,內閣依然是商討國家機要大事,制定國策的地方,但是官位就不同了。比如夏言是一品大員,文華殿大學士,而嚴嵩則只是工部尚書,徐階則就更低了,不過在大理院任職。官居從三品。

陸炳唯才是用,官職大小和資歷以及政績有關,不光要看本事還有運氣和排資論輩的成分在其中。好要遵守些許官場上無可避免的潛規則。但內閣是什麼地方?出謀劃策的地方,治理國家,商討出國策的所在之地,這個地方只講究見識和才能,不講究什麼官位大小。

故此從夏言到徐階徐渭等人,官職大小各不相同。新國在均衡的發展。各行各業都發展起來,相對薄弱的文官治理也必須加強起來。而現如今內閣的這幫人則代表著大明的方方面面的高人。各有才能發揮著自己的作用,共同商議著治國之策。幫助陸炳治理著這個國家。

術業有專攻,他們大都討論政治、任用、民策和經濟以及治國之策外交事務,對於軍事跟他們講陸炳自認為就有些驢唇不對馬嘴了,故此關於對敵和開闢疆土的事情,陸炳只是偶爾問幾句,若是內閣大臣主動提及,陸炳還是能耐心聽取的,畢竟每個人還是都有可取之處的。

比如現在就有人提起了,提到此人的是夏言,夏言不愧是個直言之臣,尤其是在陸炳這麼一個明主的領導,向來是有什麼就講什麼,根本不顧慮皇帝的感受。即便陸炳心胸海量,卻有時候也是接受不了,而夏言則根本不做動搖,因為在他看來叛離明朝就是為了建設一個不一樣的天下,在新國必須要實情相告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弄些虛頭巴腦的只能矇蔽聖目,讓事情向著惡尋迴圈發展去。

當然,夏言也不傻,自然知道是人都是要面子的,更別說貴為一國之君的皇帝了。所以在早朝的時候夏言是不會這麼直楞的,只會在內閣商議的時候才這般說話。只聽夏言講道:“聖上,臣下以為雲貴的事情定是有些古怪。雖然現在朝著有利我們的局勢發展,實乃好事兒,但烏斯藏出此昏招,小規模進攻挑起戰端,助我收復沈家,這本就不合常理。”

嚴嵩雖知道陸炳不會記仇,但還是為夏言捏了一把冷汗。廣西雲貴的收復之事是皇子陸尋去辦的,這麼問就好像質疑皇子,不光讓皇帝可能不快,更得罪了陸尋的生母皇后夢雪晴。要知道,夢雪晴可不同於其他皇后,乃是個掌管大權的人。再說妄議皇子很可能會影響日後的繼承問題,這就等同於斷人前程,可謂是一天二地仇三江四海恨。

陸炳問道:“那依夏大人所言,就是烏斯藏其中另有奸計了。”

夏言果然不辜負嚴嵩的擔心,依然直言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