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有甚差別!
就這水平,哪怕是蘇仙那樣才情才華並重的先賢,參加殿試估計也得落到三甲的進士出身去,甚至於四甲五甲同進士也不無可能。
李鳳梧答完帖經,雙腿跪坐得有些難受,打算活動一下,伸直腿揉了揉,一旁的楊奉賢便低聲叱道:“學堂之上,不得失儀。”
愛屋及烏,因為楊邁的緣故,李鳳梧對這位先生還是頗有好感,聞言微微揖首,道:“學生受教。”
繼續跪坐,揉了片刻後提筆答題。
接下來是經義,就是主觀題,以儒家經典中的一段一句或不同章節同一主題的句子為題目,讓應試者作文,闡述自己的理解和認識,類似後世閱讀理解中的讀後感,一般比較靈活。這種府學考試中,不需要多麼出類拔萃的見解,也不需要多麼標新立異的觀點,符合當世大流觀點即可。
李鳳梧對此自然也是深有感觸的,一切讀後感,都要向著光明正確的方向,當然,在大宋朝,所謂的光明正確不外乎清高的君子風骨、正確的綱常倫理和仁愛厚德等大道理。
李鳳梧依然答得沒有難度。
楊奉賢看得只點頭,李家小官人觀點成熟,見解優良,胸有才華,看來蒙學知識相當紮實,應是今次府學考試中的佼佼者,這句話說通俗點就是李鳳梧世界觀比較正能量……
楊奉賢之所以有這種看法,只因李鳳梧的答題速度遠超其他人,經義他已經答了七道,其他的大多學生才開始作答經義……畢竟是沒過謝試的秀才,不是每個人都具有進入府學的能力。
考試的目的就是選良黜莠。
答完經義,最後是時務策論,李鳳梧看了一眼,便知道時務策論應該是西廳教授周必大出的題,讓考生根據金國和大宋朝兩國局勢自由言論。
這不就是看考生對時事見解麼,是北伐還是繼續偏安一遇,說出自己的觀點並論證之。
這對李鳳梧而言亦沒有難度,畢竟他現在可謂站在上帝視覺,大宋接下來北伐是肯定的,但北伐是對是錯,歷史已有蓋棺定論。
第五十章雄文驚四座
隆興元年建康府學文宣王廟的入學考試,註定要在大宋的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考試結束,李鳳梧帶著惡僕李鉅鹿回李府挑逗朱喚兒去了,至於考試結果,第二日遣一個僕人到文宣王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