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耳目,監視著韓遂的一舉一動。
“我看得到。”韓遂不滿地瞪了一眼那人,心中著實很不是滋味。
畢竟他與邊章雖然貴為整支涼州叛軍的主、副帥,但卻沒有絲毫的自由,一個小小的護衛都可以質疑他們的判斷。
就像這回,若是韓遂不說個子醜寅卯出來,多半那些湟中義從就會覺得他有“放水”的意思。要不然,為什麼敵軍的偷襲兵馬都快要打過來了,他還是沒有任何應對呢?
“咱們這邊有三萬五千人,區區一千騎兵又能翻出什麼花樣來?相比此事,我更在意那李儒之所以這麼做的原因。……李儒乃是漢人中的謀士,並且是我所認為的極為厲害的人物,絕不會無的放矢的!”
最終,韓遂還是不得不向身邊的護衛做出瞭解釋,安撫他們稍安勿躁。
那些湟中義從一聽說這回的敵人是一個叫做李儒的大漢謀士,面上的不滿立即退去了幾分。“漢人謀士”,這個詞彙外族人還是非常重視的。因為在他們的理解中,“漢人謀士”就是一幫只要動動腦筋、轉轉筆桿子,就能想出許許多多陰謀詭計,任你有多少人馬都能將你殺地片甲不留的奇人異士。
在很長一段時期,外族人都普遍認為漢人聰明、狡猾、陰險,更別說“漢人謀士”這一人群了。比如這次平漢王宋揚之所以脅迫韓遂,也無非就是想利用韓遂出色的智謀才能罷了。
值得一提的是,漢人謀士在外族一直都很吃香。哪怕是在幾百上千年後,就算是在本國混不下去的漢人謀士,只要牢記幾招像三十六計那樣的妙計,到了草原上都能混得很好。當然了。也幾乎不會得到信任與認可。
用而遠之,這就是外族人對漢人謀士的普遍態度,生來強壯的他們看不起漢人的羸弱,但是卻又忌憚著後人的計謀。
韓遂按兵不動的應對李儒也是看在眼裡,他並沒有感到驚訝。畢竟此人可是看穿了他們此前想要“禍水東引”的意圖的。哪裡會因為區區一千輕騎而興師動眾?
而李儒目前在設計的,就是反過來利用韓遂出色的智慧,一步步向他引到陷阱當中。
“左翼可以上了。”李儒沉聲對董卓提醒道。
董卓自然不會懷疑李儒的判斷,當即點了點頭,發號施令,命令左翼的指揮將領徐榮領著那三千步兵全部壓上。
“又是右翼?”
董卓一方的左翼便是韓遂一方的右翼,眼瞅著對面那三千步兵的逐步挺進,韓遂不自覺地皺了皺眉。
按理來說,因為目前中路戰場,也就是兩軍前軍曲部仍舊處在膠持狀態。一時半會難以分出勝負,因此,李儒想從側翼開啟局面,這並沒有出乎韓遂的意料。
可問題在於,李儒接二連三地在南側向己方施壓,這究竟是出於一個什麼目的?
韓遂不動聲色地望了一眼董卓方目前尚無絲毫異動的右翼,那裡佇立著董卓麾下大將胡軫以及他所率領的兩千輕騎兵。
“聲東擊西?”韓遂嘴角的弧度向上揚了揚,他忽然覺得對面那位年輕的謀士似乎有點太小看他了。
“未免太想當然了,我的兵力可是你的三倍啊……”
輕哼了一聲,韓遂右手一揮。發下命令:令右翼上前,正面硬拼徐榮的三千步兵方針。
正如韓遂所言,人數上的優勢體現出來了,要知道他的右翼區區有五千兵力。而對面的徐榮僅僅只有三千步兵,這幾近兩倍的差距,使得本來呈現進擊勢頭的董卓軍在正面撞上西涼叛軍的步兵方針後,步伐一下子就停了下來。甚至於,竟暴露出被西涼叛軍反壓一頭的形勢。
這可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韓遂注視著南側戰場許久,隨後又投入了三千兵力。使得對面的董將徐榮所需承受的壓力,一下子從五千兵力提升到了八千。
這次兵力的投入簡直就是立竿見影,不到片刻工夫,徐榮所率領的三千步兵便隱隱呈現出潰敗之勢。
瞧見這一幕,韓遂身旁那些湟中義從臉上的凝重頓時被即將得勝的喜悅所取代。
然而,韓遂淡淡的一句話卻好似一盆冷水般將他們心中的喜悅給澆滅了。
“別高興的太早了,對面那名漢人謀士的真正目標,在北側!”
韓遂的話音剛落,忽然董卓麾下右翼大將胡軫率領著那兩千騎兵展開了衝鋒。
“果然!”韓遂有些興奮地捏了捏拳頭,當即命令己方的騎兵亦開始衝鋒。
也難怪,畢竟在這個年代,世人普遍認為能夠制裁騎兵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