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個民族統一到一個政府之下,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沒有來外界的壓力,歐洲至少需要兩百年才能實現統一。
在外界的壓力下,歐洲的統一步伐已經快了許多。
二零四七年生的另外一件事情,也刺激了歐盟,並且協助法德意贏得了一個至關重要的“朋友”。
這就是,當年四月份,中國國防部長率團訪問阿根廷,與阿根廷當局簽署了一份總價值近三千億元的軍火貿易合同。
嚴格說來,這次外交訪問的級別並不高。
要知道,在中國主導國防工作的不是國防部,而是總參謀部,不斷是由總參謀長代表軍方進行對外訪問。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筆軍火貿易合同也沒有多大的影響。
原因很簡單,當時簽下的只是意向合同,要到二零四九年,阿根廷當局才會決定能否簽署正式合同,然後要到二零五零之後才會正式執行,三千多億元的貿易額,將在今後十年之內才能連續實現。也就是說,要到二零六零年,這筆合同才能完成,而到時候阿根廷從中國購買的軍火,恐怕已經過時了。
問題是,這依然讓英國感遭到了要挾。
要知道,在南美地區,阿根廷基本上沒有潛在敵國,與智利的糾紛早已處理,與巴西的紛爭也不至於動武。作為偏安一隅的國家,真正讓阿根廷有理由擴充軍備的就只有懸而未決的馬島紛爭了。
在英國看來,阿根廷擴充軍備,就是為了奪回福克蘭群島,即馬爾維納斯群島。
問題是,此時的英國皇家海軍,已經不是六十多年前那支海軍了,根本不具備在南大西洋上擊敗阿根廷的實力。
別的不說,馬爾維納斯群島離阿根廷本土只有幾百公里,在一九八二年的時候,這也許是一道難以逾越的天險,可是在二十一世紀四零年代,任何一種還能飛上天的戰鬥機的作戰半徑都在一千公里以上。也就是說,阿根廷根本不需要與英國拼艦隊實力,只需要製造一支足夠強大的空軍,就能迫使英國認輸。
可惜的是,英國皇家空軍的戰鬥機根本飛不了這麼遠。
結果就是,英國皇家海軍必須單獨作戰,而在只有兩艘航母的情況下,很難確保奪取制空權與制海權。
說得間接一些,只需軍火貿易兌現,阿根廷就有能力奪回馬爾維納斯群島。
當時,英國先想到的就是向美國求援,希望美國能夠管好自己的後院。
為此,美國也盡了全力,比如在當年年底,策劃了針對阿根廷總統的刺殺行動,希望以此阻止阿根廷擴充軍備。可惜的是,刺殺行動以失敗告終,阿根廷總統不但沒死,還決定儘快從中國引進武器裝備。
結果就是,二零四八年初,阿根廷就獲得了第一批J…31A型戰鬥機。
這裡的“A”不是批次編號,而是國家代號,即針對阿根廷的改進型,以適應阿根廷空軍的作戰需求。
對英國來說,這無疑是天大的打擊。
要知道,J…31是這個時代最先進的戰鬥機之一,達到了五代半水準,比F…44還要先進一些,比皇家海軍的艦載戰鬥機更是先進了整整一代半。雖然J…31A做了簡化,以降低採購成本,讓阿根廷空軍買得起,但是相對而言,這批戰鬥機仍然助長了阿根廷的底氣,讓阿根廷有膽量給英國製造麻煩。
展到這一步,英國必須考慮戰爭問題了。
當然,在二零四八年,阿根廷還沒有打回馬爾維納斯群島的實力,因為在當年交付給阿根廷空軍的J…31A只有十二架,而且飛行員的鍛鍊工作要到二零四九年才能完成,第二批交貨時間訂在二零四九年底。以這個度,最快也要到二零五零年底,阿根廷空軍才能獲得四十八架J…31A。
除了J…31A,阿根廷空軍最先進的戰鬥機就是J…22了。
也就是說,以阿根廷空軍的擴充度,恐怕到了二零五零年底,也不見得有能力挑戰英國皇家海軍。
問題是,英國人沒有這麼理智。
二零四八年初,英國當局就考慮過採取先制人的打擊,完全摧毀阿根廷的軍事基礎裝置,使阿根廷的武裝力量倒退十年以上。
只是,英國的軍現實力根本不足以執行這樣的戰略打擊任務。
當時,英國想到的仍然是美國,即希望美國出面,協助英國皇家海軍作戰。
可惜的是,這次美國的態度非常明確,絕對不會在阿根廷沒有采取任何行動的情況下協助英國打擊一個拉美國家。美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