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用目光尋找小鴿,小鴿臉上儘管被人抹了一臉的鍋底黑灰。他卻依然樂呵呵地招呼人,甚至示意那些人去鬧新房。
按老輩人傳下來的規矩,晚上要給新人送新燈。這活是要由新人的大嫂子來做的,小鴿是獨牯牛,連影影一起才弟兄倆。這就得麻煩他的本家,或近門嫂子了。
那位嫂子真有意思,手裡端著鋥亮的罩子燈,一進門就唱:
一進門,黑盈盈,
我給新人來送燈。
銀燈擱在銀臺上,
銀臺擱在櫃當中。
金燈對銀燈,瓦房配樓房,
十八的大姐配學生。
昨晚陪的你二老睡,
今晚陪的您相公……
櫃子就放在床頭旁的櫃子上,那樣也方便點燈熄燈。那位有意思的大嫂,把罩子燈放在了穀穗嫂陪送來的櫃子上後,還要給新人送喜枕頭。那是穀穗嫂在孃家時自己繡的,紅紅的一對枕頭上。一隻上邊繡了石榴,一隻上邊繡的蓮花,代表著‘留戀’。以後,男人無論走到哪裡,都要把心留給家裡的女人;女人無論經歷什麼風霜雪雨,也要戀住自己的男人。
有意思的那位大嫂,一邊給新人把枕頭放在床頭上,一邊唱:
男枕石榴女枕蓮,
有了兒子中狀元。
狀元家爹狀元娘,
我是狀元他大娘。
唱完這些,她又把幾把花生和紅棗撒在床上,說是祭床神。嘴裡依然有一套唱詞:
床公床母一對神,
您家來了有福人。
也穿金來也戴銀,
帶來兒女一大群。
一入三月,老百姓就天天把心提到喉嚨系下。因為老輩子人傳下來的古語,說:
三月怕初七,
四月怕初一。
初七、初一都不怕,
就怕四月十二下(雨)。
四月十二溼了老鴰毛,
麥打水裡撈。。 最好的txt下載網
小河岸邊的人家15
沒有蜜月,第二天,穀穗就上了工。挑水造場,也許是麥收前最輕的活了。每年到了這個時候,男人從遠處挑來水,女人均勻地撒在麥場上。然後,負責軋場的老人,哼著小曲,趕著幾頭老牛。老牛又分別拉了一個石滾,石滾後面再拖著個樹枝編的尾巴,尾巴上邊還要壓一些溼泥。石滾壓過去後,把場軋平了,後面的尾巴又把軋平的溼漉漉的打麥場,掃起一些顆粒來。如是幾遍,大一點的顆粒就被碾軋了下去,打麥場就越發平整了。直到把打麥場軋得平平地、滑滑地、軟中帶著硬,還要有些溼潤。以後收了麥子,再掃去上邊的浮土,就可以打場了。
農村人一年的收成,就看一個麥季。如果收麥前碰上這幾個不好的天氣,這一年,誰的日子也不會好過了。
今年的天氣,正是心裡想的那樣舒適、合意。人們懸在喉嚨下的那顆心,也慢慢地放回了肚子裡。
興奮的是夢周、佰能、保成這幫孩子。他們在這剛剛造好的打麥場上,釋放著自己的能量。車軲轆一個接一個地打,跟頭一個接一個地翻。抑或是把整個身體躺在這的光滑麥場上,在上邊打滾。他們嬉笑著、吵鬧著、唧唧喳喳地,儼然是這個世界上最快樂的小鳥。
麥收前,大家還要到郭店趕會。郭店是個非常小的集鎮,小得只有“鞋頁把兒”大,離陳夢集村也只有六、七里地遠。但郭店是公社的所在地,有通往縣裡去的柏油路。那路可平、可寬、可光油著呢,上面能並排走兩、三輛太平車。關鍵是下雨、下雪的時候。你下你的雨雪,那路上,車子和人只管照樣走,根本就不會有那拔不出腳的老粘泥。
夢周、佰能、保成這幫孩子,也都去過郭店。他們都在那柏油路上跺過腳,那路結實著呢,可比他們村新造的打麥場硬實多了。幾個孩子,私下裡羨慕郭店附近的人。說如果把他們隊裡的麥子拉這裡來軋,管保不要石滾軋三遍,就可以粒是粒、杆是杆地分開了。
其實,郭店也就是在鎮子中間,安了個十字路,路口卻通往四面八方。每逢集日,周圍十里八村的人,都來趕這個集市。一到逢會的時候,也不知道都是從哪裡冒出來的那麼多生人。把本來就不寬敞的街道,連個下腳的空也不留下。商販們的屁股,本就佔去了半個街道。他們的零碎貨物,卻又佔去了半個街道。那街上的人會有個不擠?集市上那些南來北往的小商販,他們挑著挑、擔著擔,無非做些張笸籮、翻簸箕、箍漏鍋、旋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