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門別類,不得不去用心研讀那些厚厚的、長篇大論的著作,並且,還要設法讓下一代也能明白,每一派每一種學說之間的異同。
可是,更多的時候,我總是會在那些咄咄逼人的論調之前覺得疲倦。開始懷疑了,想要了解美,竟然是這麼痛苦的一件事嗎?如果,把美麗的事物與心情變成了一種學問之後,就一定要捨棄它們原來最單純與最動人的面貌了嗎?
這又是何苦呢?
美應該只是一種真實、自然與寬容的生活態度而已。
美應該是一種大家都可以擁有的幸福。假如傳送文化真是需要有那麼多那麼深奧的學說和理論的話,那麼,我們也相信,它同時也一定需要有象我們這種不發一言的感覺,不著一字的眼神來一代一代地傳下去。
美應該是可以無處不在的,它是你,它是我,它是這世間最最質樸的生活。
請把美再歸還給我們這些普通人吧。
魔鬼與天神
但是,美同時也是一種絕對的精確。
西元一八八三年五月,畫家莫內舉家搬到離巴黎六十多公里的一個小鎮上,在那裡,在綿延的山谷與河流之間,他有了一個開滿了花的莊園。
那年,四十三歲的畫家寫信給他的朋友說:〃等一切都安定妥當之後,我希望能在這裡畫出我的代表作品來。因為,我極愛這裡的自然景色,這種心情始終無法更改。〃
從表面上看來,他果然從心所欲,在這個莊園裡度過了他的後半生,並且畫了很多張代表作品——整整的再畫了四十三年。
在這四十三年裡,他種了各色睡蓮,也畫了無以數計的睡蓮:清晨的、傍晚的、灰紫的、金紅的、細緻溫柔的、狂放灼人的;在畫家筆下,睡蓮有了千百種不同的面貌,而這千百種面貌只為了要告訴我們一句話:
〃這世間充滿了無法描摹的美與生命!〃
是的,想莫內一生反覆追求的,不也只是為了要精確地說出一句話而已嗎?那是一種無法形容的渴望,渴望能透過畫幅來表達一些他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