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
建安四年五月,新君繼位,改元章武。
至於劉協葬於何處,伏皇后與朝政大臣一致認為,應該讓其落葉歸根,葬於皇陵。
劉邦開國以來,劉氏的陵墓一直建在關中。
如今,劉協死在下邳,按照常理,應該讓其歸葬長安。
只是,如今關中隸屬於曹操。
雖說曹操不會拒絕天子葬於陵園這等大事,可是,李賢還想嘗試一番,能否儘快奪回洛陽。
在李賢的運作下,馬騰、韓遂反目成仇,韓遂、馬超接連退兵。
兗州軍再無奧援,只能獨自面對青州軍的兵鋒。
三日,青州軍連破三城。
曹操度日如年,卻怎麼也想不出破敵之策。
下邳,伏皇后請出“先帝遺詔”,列侯董承宣旨。
“朕初得疾,但下痢耳……卿與李卿從事,事之如父……”深沉的語調將遺照完整地講述出來,董承環顧四周,嘴裡道“國不可一日無君,如今先帝駕崩,擢皇次子劉敦為太子,繼承皇位,諸位可有異議?”
正殿內的左右文武齊齊叩首,嘴裡齊呼“我等並無異議!”
都到了這時候了,連董承都妥協了,誰還傻到不知死活?
董承心中憋屈,明面上卻不得不依禮行事,只見他揮了揮手,一小隊內侍便穩穩地走向了劉敦,這些內侍手捧錦盒,盒內放著黑裡透紅的繡龍衣衫、玄色的珠簾玉圭以及一方墨色紫金腰帶,看上去著實華麗無比。
“陛下請更衣!”董承近年蒼老的厲害。
劉敦年僅十二歲,他的母妃已經死了洛陽之亂,是伏皇后將他一手帶大。
聽到董承所言,劉敦求助似地看了伏皇后一眼,得到肯定的答案後,他才立起身子,穿上帝袍。
“吉時已至,陛下請登基”
劉敦點了點頭,他來到李賢面前,道:“先帝說過,李卿待我劉氏父子厚矣,眾卿聽令”。
“臣等聽令”
“驃騎將軍李賢挽狂瀾於即倒,救社稷於水火,勞苦功高,朕甚是感動,特加封李賢為大將軍,賜介亭侯,領青州牧,並授其開府建衙之權!”劉敦面朝文武,嘴裡郎朗作聲。
以上這段話,劉敦不知道背誦了多此次,此番,順溜地念出口,他長長地出了一口大氣。
昔日,劉禪繼位,諸葛亮也不過得了個武鄉侯,而關羽也只不過是漢壽亭侯而已。
眼下李賢的介亭侯雖然比不上諸葛亮的武鄉侯卻也相差不遠了。
至於說青州牧,此時大漢十三州,李賢佔其六,赦封李賢領青州牧的這一詔令,象徵意義要遠遠的大過實際意義,畢竟,李賢是州郡的實際掌控者,只是欠缺一個名義而已。
可以想象,用不了多久,李賢將名正言順地成為大漢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貴。
“臣惶恐,臣何德何能!還請陛下收回成命!”李賢彎腰拜下。
不管怎麼說,此番所得已經出乎李賢意料。
可以想象,伏皇后在其中出了多大的力。
此時,適當降低姿態有利於拉攏人心。
“噯,李卿不可。左右,黃門何在?”劉敦高聲喝問。
內侍快步前來,嘴裡應道“奴婢在”。
“傳朕旨意,今後李卿上朝入宮皆可不拜!”
“奴婢遵旨”
是年,劉協次子劉敦登基為帝,改年號為章武,並追諡劉協為孝獻皇帝,尊皇后伏氏為皇太后,諡黃夫人為昭烈皇后。
新君繼位,劉協卻遲遲不能下葬,時間已久,李賢也好,劉敦也罷,都將成為天下笑柄。
為了配合李賢行事,青州軍發動大規模的攻勢,只可惜,曹軍一心死守,青州軍進境頗慢。
有心用上破城利器火藥,李賢卻又覺得為時過早。
洛陽也好,長安也罷,都在關中腹地,若從青州進軍,即便花費幾個月也難以成功。
可是,如果從冀州進軍呢?
冀州與司隸相鄰,如果大軍突襲,倒是有一戰而下的可能,只是,劉協的軀體不能隨便運輸,一旦大張旗鼓地派人護送,又會走漏風聲。
思來想去,李賢只好讓劉敦下了一道詔書。
大意是劉協要葬於皇陵,沿途官吏務必給予配合,否則的話,當治其大不敬之罪。
曹操倒是沒有攔阻的想法,關中雖然已經落入他手,但是,關中豪族頗多,並不是他可以一手遮天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