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次兵變的發起人,您就這麼算了,傳出去只怕頗有不不利。”
“子玉啊,”吳紹霆語重心長的說道,“你可知道我們這次來東三省最主要的目的是什麼嗎?你當然心知肚明,我們要對付的是日本人。並非我婦人之仁,如果這次兵變的事件軍情局能早一步破獲,我甚至不會讓他發生。傳出去對我們真正有影響的不是放了張作霖,而恰恰是這次兵變事件,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您是說……”吳佩孚顯然是沒有弄明白了,只是從吳紹霆的口氣當中,隱隱約約感觸到幾分想法。
“這次兵變一旦傳出去,對我們目前國內正在膨脹的聲勢是一次打擊。我們好不容易凝聚全國上下的民心、軍心,正是眾志成城向日本人開戰的時刻,可偏偏在這個時刻發生了這樣一件令人震驚的事情,試問,國內的老百姓會怎麼想?國外的輿論又會怎麼想?知情或者不知情的人,都會認為我們南京中央政府只不過是一廂情願要跟日本人開戰,地方政府根本是不支援的。這可是一個危險的訊號!”吳紹霆深深吸了一口氣,語氣凝重而嚴厲的說道。
“我明白了。”吳佩孚表情深沉的點了點頭,“如元首所說,這件事確實可大可小。日本人既然能派人潛入到元首辦公室刺殺,他們自然也能利用這件事大做文章,消弱我們中華民國內部的決心。此事一定要多加提防!”
頓了頓之後,吳佩孚又說道:“元首,難道正因為如此,你才需要張作霖站出來做一個表態,然後藉機把兵變的事件大事化小?”
吳紹霆臉色略有緩和的說道:“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當然,也是我最擔心的一點。除此之外,我們中央政府主動挑起戰爭,如果沒有地方政府的策應和支援,這場戰爭絕不會得心應手。前清那會兒留下來的地域之見一定要徹底消除,我們中央政府必須代表整個中華民國,因此與地方政府之間要有密切的協調。”
吳佩孚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沉聲說道:“元首的打算,就是讓張作霖來做這個協調?”
吳紹霆說道:“張作霖並非沒有野心,他也不會完全臣服中央政府,對付他這種人一定不能掉以輕心。”
猶豫了片刻之後,吳佩孚問道:“我之前也聽卜公說過,當年他督撫東三省時就看出張作霖有權欲面相,一旦放鬆對其監管,必會如同脫韁之野馬,遲早要幹出一番不為人臣的事業。既然元首您同樣也看出這一點,為什麼還要選他?比起張作霖,許芝田、孟樹村等人更容易掌握在其中。”
笑著搖了搖頭,吳紹霆悵然的說道:“歸根結底,我要的是一個能幹的人。孟樹村此人左右逢源,處事圓滑,卻不是一個真正帶兵的料。許芝田雖然練家子出身,勇氣可嘉,卻缺乏大局觀的素養,畢桂芳大老遠的跑來通知他情況有變,他還是頑固不化,可見此人有衝鋒陷陣之力,無統籌大局之能。”
吳佩孚聽著吳紹霆的這番話,心中早已揣測出幾分意思,看來元首對這次中日之間的決戰仍然不敢放鬆,哪怕承擔風險啟用一個有隱患的能人,也不用一個可靠的庸人。中日一戰,只許勝利不許失敗,這是賭兩國國運的一戰,也是賭元首個人榮辱的一戰!
第906章,大動作之前
次日一早,北方第一集團軍司令部聚集所有上校軍銜以上的軍官,包括凌晨時從奉天城內匆匆趕過來的人員,前前後後差不多有一百二十多人。小樓的會議室容不下這麼多人數,只能在一處軍官宿舍裡進行會議。
吳紹霆在會議開場,將昨天晚上發生的兵變以及日本人暗殺時間做了通告,不過他強調眼下一定要弱化兵變的事件,要做到既能起到震懾作用,也要消弱負面的影響。在這方面,他決定讓張作霖來做一場秀,以張作霖出面釋出兵變通電,只說這是一次東北地方軍為了爭取北方第一集團軍的待遇而發起的一場遊行活動,而日本人趁機混入軍營,企圖行刺中華民國國家元首,不過在中央政府與東三省地方政府合力之下,最終化險為夷。
弱化兵變的影響僅僅是宏觀上的輿論調控,細節上則要求所有軍官嚴守機密,不要節外生枝。除此之外,還要將整個兵變的重心側重在日本人行刺的環節上,儘可能擴大日本人的陰謀野心,順便強調中央與地方團結一致的協作。
不僅如此,關於章淳鈺、袁金鎧以及一眾罪大惡極的漢奸走狗被槍決的事情,對外的官方聲稱是企圖煽動進諫士兵軍心,製造混亂,勾結日本人並協助日本人行刺,屬於叛國、賣國的死罪,予以當場處決,以儆效尤。馮德麟、許蘭洲等人因為遊行活動安保不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