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部分

言接受,周崇怕是還會失望,畢竟如此輕易便與人推心置腹,沒有心機怕是難以成事,那還不如早早投靠別人,免得將來遺禍宗族。

周堅明顯有所保留,到是讓周崇暗自欣慰,周氏後繼有人。

至於子淵能否成事,那就要看能力和天命了。

七分本事,三分運氣。

恍惚間,周崇心下已經有了決定,自己比二弟周忠大了十歲,今年五十有餘,確實已經老了,到了這個年齡,已經算是高齡,隨時都要做好死亡的準備。

至於二弟周忠,還不知道是生是死。

三弟周尚耿直剛正,若在太平盛世,也不失為治世良臣。但身逢亂世,卻並不足以光大周氏門楣,四弟周異也早早過世,聽說膝下獨子託於三弟,還一直沒見過。

廬江周氏能否在這即將到來的亂世中有一番作為,就全看下一代了。

群雄各懷心思,立新君一事就暫且告一段落。

眾人開始商議進攻洛陽之事,但依舊是眾口難調。

東郡太守喬瑁第一個開聲道:“若要攻城,需得統一號令,選一盟主號令三軍,如此方可成事。否則大家各自為戰,號令不齊,怕是日久生禍。”

這是事實,大夥也不得不承認,於是紛紛點頭。

不過,究竟要何人來擋盟主,卻是各有各的想法。

曹操問道:“然則何人可為盟主?”

喬瑁不久前才得罪了兗州牧劉岱,急於跟劉岱修復關係,當下忙道:“兗州牧劉岱大人仁義英明,威望德厚,又是漢室宗親,可為盟主。”

話音方落,長沙太守孫堅便開聲反對,“若論名望,何人能及得上汝南袁氏。袁氏四世三公,名望重於海內,故吏遍佈天下,司徒司逢大人為國身亡,實乃我輩楷模。袁術將軍乃袁逢大人嫡子,英明仁義,樂善好施,可為盟主。”

汝南太守趙謙也連忙贊同。

袁術立刻喜的眉開眼笑,暗忖孫文臺果真有性有義。

孫堅剛剛平定區星叛亂不久,在長沙還沒完全站穩腳跟。

雖然帶了兩萬大軍前來洛陽,但糧草卻是捉襟見肘,總算在迎擊叛軍時,與袁術有幾分薄面,跟袁術借了萬石軍糧,這才支援袁術做盟主。

董卓掃了袁術一眼,冷笑了幾聲沒有吭氣。

山陽太守袁遺道:“若論名望,誰能及得上吾弟本初。本初可為盟主。”

袁紹頓時臉上有光,瞥了袁遺一眼,暗忖這袁遺到是識抬舉。

董卓‘嗤’笑道:“袁綠想當盟主?也得問問本將軍是否則意才行。”

袁紹剎時臉色冷了下來,沉聲道:“紹當不得盟主,難道足下還想當盟主不成?”

董卓到是想當盟主,不過他也知道沒有人會心服,只是冷笑,也不理袁紹。

眾人各抒己見,吵來吵去,總之沒有一個人能讓所有人心甘願奉為盟主。

只有周堅、曹操、周崇、陰修等少數幾人沒有吭聲。

周堅心裡清楚,這盟主無論換了誰,也輪不到他來當,畢竟名望太淺,比起劉虞和劉岱等皇親國戚確實差了不少,背景也比不上袁紹和袁術。

事不關己,自然高高掛起,坐觀狗咬狗便是。

周崇看了一陣熱鬧,扭頭問周堅,“子淵以為何人可為盟主?”

周堅心下了然,伯父這是怕自己有舉薦的人選,卻不好說出來,欲代其勞,當下略作沉吟便道:“若論兵事,皇甫嵩老將軍一代名將,可為盟主。”

周崇略微有些驚訝,看了周堅一眼,沒說什麼,當即起身道:“諸公請聽,此番各種英雄齊集洛陽,旨在討滅賊寇,復興漢室耳!因此,若要擔當盟主,需得知兵善戰,方能統領三軍。若論兵事,諸公無人能出皇甫將軍之右者,本官舉薦皇甫將軍為盟主。”

此言一出,眾人皆是一怔,隨即沉思起來。

這盟之所以定不下來,一是因為各路諸侯誰也不服誰,二是關係到切身利益,誰也不願意讓跟自己有怨隙的人當上盟主,如此不免要受制於人。

特別是董卓,恐怕除了他自己,換了誰當盟主,這廝都不會同意。

由於種種原因,這盟主實在有些難產。

不過,若是皇甫嵩來任盟主,卻要另當別論了。

第138章 合攻洛陽

諸侯們都在心中思量,皇甫嵩如今無兵無權,而且沒有割據的野心,論兵事,在場之人還真無有能出其右者,確實是擔當盟主的不錯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