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想到那不願意看到的結局。只覺的手足都一陣冰冷。
賈詡經過最初的忙亂後,終於定下神業,向劉備愧然道:“此番被荊州軍伏擊,實乃詡之過也,沒料到周瑜小兒會主動出擊,在這裡伏擊我軍。”
劉備哀嘆道:“軍師不必自責,周瑜小兒其名不顯,之前從未聽過此人,軍師不知道此人乃是常情,換了是誰也不可能想到荊州軍會主動出擊,並非軍師之過。”
賈詡也不搶著承擔責任,話風一轉,道:“主公,事急從權,周瑜小兒既然在這裡埋下伏兵伏擊我軍,肯定還有後著。眼下我軍雖然近萬軍卒逃到高處,但卻分散在各處,一時半刻難以集結列陣,且軍心已失,兵無鬥志,又無武器輜重,若不趁勢突圍,一旦陷入荊州軍重圍,怕是大勢休矣。依詡之見,主公當速速突圍,先回武關再說。”
劉備黯然道:“備此能棄三將軍士而獨自逃生。”
賈詡急道:“主公,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吶!再不突圍,怕是就走不掉了。”
劉備再三,最終長嘆一聲,喟然道:“好吧!”
賈詡當即叫過劉備的親兵隊長吩咐了一番,數百親兵立刻護著劉備和賈詡避開洪水淹沒的區域,沒敢走官道,順著曠野半刻也不停留地往北逃去。
至於逃到山坡密林的近萬殘軍敗卒,也四散而逃,翻山越嶺而去。
荊州軍佔據的山坡上。
周瑜按劍胯馬而立,遙遙望見劉備和賈詡在數百親兵的護衛下倉惶而逃,嘴角邊不由綻起一絲淡淡地笑意,頭也不回地吩咐道:“傳令伏兵追擊劉備叛軍。”
“遵命。”
早有小校答應一聲,將一支響箭射上了半空。
很快,一里外又一支響箭升空,接二連三的響箭迅速將軍令傳達下去。
劉備和賈詡在數百親兵的護衛下剛剛向北逃出數里,就看到前方不遠處的山角下衝出數千荊州軍,正飛快地往這邊攔截過來,不由暗叫僥倖。
還好走的及時,否則若是被荊州軍堵在那片被洪水淹沒的澤國中,樂子可就大了。
還好劉備的數百親兵都是騎兵,在洪水下來時逃到了遠處,戰馬未失。劉備不敢和荊州軍糾纏,當即張過攔截地五千荊州軍,向武關逃去。
然而,沒有戰馬的近萬步卒可就沒那麼幸運了,在荊州軍的圍追堵截下,足足有一半敗軍被永遠地留在了南陽,最終逃回武關的敗卒還不到五千。
“可惜,讓劉備那廝給逃了。”
周瑜接到劉備逃脫的訊息後,不無遺憾地道:“若有一支騎兵,哪怕只有五百騎,也要將劉備生擒活捉了。就算留不下劉備,也可將近萬劉備敗軍盡數留在南陽。”
王猛連忙問道:“少將軍,劉備已經跑了,我軍下一步該如何?”
周瑜沉聲問道:“張飛的五千騎兵今在何處?”
王猛還未答話,一騎快馬繞過洪水區域,已經衝上了山坡,大聲道:“報,張飛五千騎兵已到二十里外,最多半個時辰可到這裡。”
“來的好快!”
周瑜眼神一凝,當機立刻把手一揮,“撤。”
能擊破劉備的一萬五千大軍,此番主動出擊的目的就已經達到,沒有足夠的騎兵,只靠八千步卒是很難將張飛的五千騎兵留下的。
況且五千大軍正在後方追殺劉備潰軍,根本就來不及佈置。
三戶亭一帶雖然不少山林,但地勢比較開闊,不借洪水之力,打伏擊戰很難奏效,想要靠伏兵擊破一支已經有了警惕之心的騎兵,就更是難上加難。
周瑜也不貪心,以響箭傳出敬訊後,當即率領三千步卒撤走。
小半個時辰後。
轟隆隆的蹄聲響起,有漫天灰塵在官道上捲起。
張飛在牧羊渡發現丹水水位下降,意識到不妙後,終於率軍趕到了三戶亭,然而看到的越是方圓數十里的澤國和無數士兵的屍體,被洪水衝散的糧抹輜重。
“哇呀呀,氣煞我也!”
張飛差點沒氣炸了胸膛,鬚髮根根倒立,勒住戰馬怒吼道:“兄長何在?”
無人回答。
五千騎兵俱皆臉色難看,幾乎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實。
有部將鐵青著臉,硬著頭皮道:“將軍,主公若是走脫,應該會向武關方向撤退,末將以為應該往北搜尋,只要找到我軍潰卒,便可知主公下落。”
“走!”
張飛大吼一聲,帶著五千騎兵風馳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