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6部分

一介布衣,他卻一力保薦自己就任要職,使強國之夢得以初申,不由得感慨不已。

“若朝廷全都是敬茗這樣的人在主持,何愁天下不昌!”孫文笑著說道,“如果我上回真的從你這裡走了,現在恐怕腸子都得悔青了。”

孫文和孫綱接觸久了,孫綱從後世帶來的語言,孫文也學去了不少。

“走,你現在就帶我去見他。”孫綱說道,

(二百五十二)見到了大才子梁啟超

剛一見到梁啟超,孫綱使勁地眨了眨眼晴,懷疑孫文是不是把別人當作梁啟超給弄來了。

出現在他眼前的,是一個眉清目秀的和自己年歲相仿的英俊青年。

只是看上去,書卷氣未免重了一些。

但那雙眼睛,雖在病中,但仍給人一種亮如晨星的感覺。

梁啟超的夫人也在陪著他,她看上去年歲比梁啟超大,一看就是那種受傳統文化薰陶出來的溫柔賢淑的大家閨秀,看著他們夫妻的神情,孫綱能想得到,他們兩口子一定十分恩愛。

看見堂堂的北洋船政大臣孫綱親自來探望,梁啟超夫妻要給他見禮,孫綱這才想起來,自己目前還處在這個“官大一級壓死人”的封建王朝時代,自己的官位遠比他要高,按照森嚴的封建等級制度,他們夫妻倆給自己行大禮也是沒錯的,可讓人家夫妻一起給自己行這種大禮,從後世穿越來的他心裡還是無法接受。

“別別別,千萬別這樣,這些就免了,我與卓如君神交已久,那樣的話,折殺我了,”孫綱手無足措地上前阻止他們夫妻給自己行大禮,握著梁啟超的手說道,“卓如君身在病中,可千萬保重,我急著想見卓如君,打擾了卓如君休息,還請卓如見諒。”

梁啟超看他對自己這麼尊敬,而且一上來就一副一見如故親切得要命地樣子。愈發感覺惶恐,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孫文看他們三個都是一副“無比緊張”的樣子在那裡。不由得在一旁打了個圓場,笑道,“卓如現在相信我對你說過的話了麼?”

“大人禮賢下士,怪不得麾下人才濟濟,樂為所用,不才今天算是體會到了,”梁啟超用一種極為怪異地口音對孫綱說道,“啟超原以為。=今海內大吏,求其通西學,深見本源者,博綜中學,精研體要,莫吾師若。而同樣學貫中西,敬賢禮士,使人如沐春風者,非孫大人莫屬。”

他說了這麼一大堆,嘰哩咕嚕的。孫綱乍一聽還真沒怎麼聽明白,在那裡直眨眼睛,梁夫人在旁邊趕緊給他“翻譯”了一遍,孫綱才聽明白了是什麼意思。

他說的那個“師若”,居然還不是康有為,原來是指張之洞!

想不到梁啟超居然向張之洞執弟子禮,他這還真是頭一次知道。

拿自己和張之洞相比,足見對自己的敬意了。

得到梁啟超這樣的誇獎,可著實讓孫綱有一種“飄飄然”的感覺。

“不愧為譯書局總辦,連夫人都是翻譯。”孫文在一旁笑道。看孫綱不太明白的樣子,解釋道,“卓如君是廣東新會人,官話說得不好。夫人在京師多年,官話流利,是以有替夫君翻譯之責,呵呵。”

“讓孫大人見笑了。”梁夫人含笑對孫綱說道,

孫綱恍然大悟,怪不得梁啟超的口音聽起來這麼“耳熟”,原來是“粵語”啊。

好在孫綱在後世也是極為推崇黃家駒地歌的,對“粵語”並不感覺陌生。也沒有因此取笑梁啟超的意思。孫文給他們倆又介紹了一番,孫綱就迫不及待的和梁啟超攀談了起來。遇到孫綱聽不明白的,梁夫人李蕙仙就給他“翻譯”過來,使得這番談話別有一番風味。

從梁啟超的話裡,孫綱才知道,梁啟超沒有能和老師康有為一道參與新政,和他這個官話說得不好有莫大的關係。

梁啟超十二歲考中秀才,十七歲中舉人,十八歲就學於康有為,“天下譽為神童”,二十四歲時籌辦《時務報》,為總編述,發表過《變法通議》等著名文章,名噪天下,二十五歲時擔任湖南時務學堂總教習,並參與建立了旨在解放中國女子的女子學堂和“不纏足會”(這個可是令中國很多有“惡趣味”的男人大為惱火的),因為他地文章切中時弊,言辭懇切,激動人心,是以影響力極大,他的名字也為光緒皇帝所知,光緒皇帝特意在皇宮召見了他,但因為梁啟超官話說得不好,和光緒皇帝之間難以交流,結果光緒皇帝有些失望,召見結束後只賞了梁啟超一個六品的京師大學堂(應該是現在的北大前身)譯書局總辦的小官,是以梁啟超未能全部參與到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