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部分

裡混了一輩子,外頭孃家雖說有兄弟子侄,其實內心的悲苦也就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當然出不去是各有各的原由,蘇麻是因為她是太皇太后的陪嫁,不出去是因為忠心!當然,她也沒地方去了,一個人回蒙古?又沒親人、朋友,皇宮就是她的家。

而桂嬤和其它大多數嬤嬤們,已經老了,能指望啥?其實更多是為了家族的利益,雖說是包衣,可是他們是皇室的包衣,在宮裡是奴婢,出去了可是主子,家裡的兄弟子侄都靠著他們拿恩典,出去做官,領差事呢!所以跟著的主子的榮辱便與他們的將來有切身的得益了。

桂嬤嬤與德妃的關係又更特別一些,德妃進宮裡才十一歲,宮裡的規矩是小宮女要先分到各宮由嬤嬤們帶著,同吃同住,順便教規矩。有的嬤嬤就把剛進來的小宮女當丫頭,什麼端茶倒水,洗衣服什麼的都交給小宮女來做。而當初,德妃跟的就是桂嬤嬤。

桂嬤嬤當初可沒那心眼,把人領回去了,該怎麼著就怎麼著,不會特別親密,也沒有特別的疏遠。該教的教,該讓她知道的都會讓她知道。一直到要分開時,桂嬤嬤跟她說,‘不該看的不看,不該問的不問,不該說的不說,不該知道的你要知道!量別讓人知道你知道!’

()

後來德妃跟了佟佳氏,兩人也就斷了往來。一直到德妃正式封妃,分封永和宮後,她才把桂嬤嬤要到了跟前。

桂嬤嬤是親眼看著德妃從青澀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德妃要她時,也沒說啥施恩的話,只淡淡的說了一句,‘當年您照顧我小,將來我養您老!’

於是這倆人的關係也就算是固定下來,當年的事,桂嬤嬤不會提,更不會挾恩自處,她保持著一貫的小心翼翼。

而德妃是沒人可用,曾經跟她關係好的宮人,她能不動就不動,留在原處。原先大家都是一樣的,現在你是主子,人家是奴才,讓人家怎麼想,不是著人恨嗎?再說,留下來也是一步棋子,誰知道啥時候有用。

而桂嬤嬤倒是她第一個想起來的,她在跟桂嬤嬤時,就常看她和一些老嬤嬤們閒時吃點小酒,摸摸小牌,說說主子的壞話。

桂嬤嬤從沒避諱過她,也沒囑咐過她什麼,不過想想也是,有什麼可囑咐的,當時那些嬤嬤們也都帶著和她差不多的孩子在一起,不過每次聚會時,那些小孩子們就會換一些新的面孔出來。

先覺得奇怪,可是她忍著沒問,當沒看見一般,該做什麼做什麼。

再後來,桂嬤嬤有一天吃過飯後,對她說,‘你不像十一歲,倒像我們這樣在宮裡混了一輩子的!不過也好,這樣至少能活得長久。’說完了也沒再說啥了。

等她跟了佟佳氏,因為佟佳氏管著後宮,一些宮內的事務都要報來讓佟佳氏知道。每到宮女入宮的時節,隔幾天就會有幾個小宮女或者小太監們無緣無故的消失掉。再過些日子,什麼偏遠的宮殿枯井裡找著了,許是貪玩,不小心掉下去了。宮女還要通知一下父母,怎麼說都是在旗的,有體面的;太監弄個席子一裹,送出去就完了。

而每當這時,當時的德妃,烏雅氏秀兒就會在佟佳氏身邊的餘嬤嬤的嘴角看到一絲冷笑。

那天她也就明白了,嬤嬤們把小宮女帶在邊上,這也是進宮的課程之一,那多嘴多舌的,選替家人結果了算了,省著留下來將來惹了大禍,累及爹孃。

所以在宮裡,誰活著都不易,主子們有主子們的遊戲規則,而宮人們也有自己的。所以她需要一個信得過的人來掌握永和宮的遊戲規則。

桂嬤嬤也明白了德妃的心思,她本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在過日子。凡事低調,所以永和宮從不跟外頭的事摻和,但也別被摻和了。桂嬤嬤就是她的眼睛,保持著永和宮的一片安寧的眼睛。

這十多年相處下來,倒也真是處出了感情,德妃跟桂嬤嬤的時間可比自己額孃的時間長,為人處事,其實大多也是跟著桂嬤嬤在學,雖然表現得淡淡的,但兩人自己心裡是明白,她們彼此相互依存著。

“你說,四福晉我該怎麼教?”德妃長嘆一聲,兒媳婦可不同於小宮女,扔出來自生自滅。

“教什麼,四阿哥還有屋裡人啊!也不誰都跟主子一樣,懂得用眼睛看事的。”桂嬤嬤笑了起來,看來德妃還真是關心則亂了。

“派給四福晉的嬤嬤選定了沒?除她自己帶的,挑兩個信得過的過去,教教規矩吧!”德妃想想說道。

“是!”桂嬤嬤點頭。

這辦法好,現在四爺和四福晉還沒舍房,自然得由教養嬤嬤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