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9部分

大的危險,儘管說皇太極做出了妥善的安排,多年安排部署和真正的作戰,這裡面的區別是巨大的,派遣一名大清國的親王率領八旗軍作戰可見皇太極對此事是非常重視的,不過大清國目前的局勢很是微妙,如此看來,皇太極派遣多鐸領兵作戰,其意義可能不一般了。

第九百五十二章甕中捉鱉

大同一直都屬於邊關重鎮,距離山西太原府近七百里地,其地位一直都是很特殊的。

明初的時候,大同作為明朝剿滅元朝殘餘勢力的重鎮,地位很是重要,魏國公徐達曾經再次駐紮,率兵剿滅殘元的兵力,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同的地位一次次變遷,最終定格為京城西北方向的屏障,大同不僅僅負責防禦草原的蒙古部落,還要防禦後金韃子。

因為大同地位之重要,多年來都是繁華的,這裡商賈雲集,貿易四通八達,商鋪鱗次櫛比,不過這種繁榮的景象,隨著流寇的興起、大明朝廷的衰落而逐步的萎縮,特別是在朝廷無力支付軍士的軍餉、軍士迫於生計開始劫掠百姓的時候,大同的商貿遭遇沉重的打擊,以往的繁華不復存在。

鄭勳睿登基之後,大同重新煥發生機,迅速成為內地與草原互市的重鎮,其商貿呈現出來井噴式的發展,其商貿的重要性逐漸超過了陝西的榆林等地,短短兩年多的時間,大同的繁華富庶甚至要超過山西大同了。

如此重要的地方,按說是應該重兵囤積的,不過朝廷沒有做出這樣的安排,大同的駐軍不過千人左右,地方的民生商貿事宜,全部由大同府以及州縣官府負責。

朝廷如此安排也是有道理的,大同緊靠的草原部落,為草原土默特部落所控制,現如今的土默特部落,基本歸順朝廷了,與大清國很少有什麼往來了,所以嚴格說來,大同已經不是大明的邊關,其防禦型自然也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再說大同的商賈和百姓。包括士大夫,對於軍隊的印象是很不好的,曾經軍士的劫掠,留給百姓的傷害太大了,為了能夠休養生息,也為了地方上能夠迅速的穩定。朝廷做出了大同不駐紮大量軍隊的決定。

從大同這兩年發展的效果來看,朝廷的決定無疑是明智和正確的,大同府所攻陷的商貿賦稅,在整個的山西高居榜首,其發展的速度在整個大明都算是最快的。

從一定程度上面說,皇太極選擇從大同入關劫掠,是異常正確的選擇,可惜的是皇太極的對手是鄭勳睿,這就讓大清國沒有任何反撲和掙扎的機會。

鄭錦宏率領的兩萬大軍。已經抵達夏莊,這裡距離大同府不過五十里左右了。

臨時設立的中軍帳,鄭錦宏仔細看著地圖,他在思索八旗軍究竟會從什麼地方進入到大同,緊靠大同的草原,並非是土默特部落完全控制,這裡也有察哈爾部落的力量,而察哈爾部落是完全效忠大清國的。也正是這個原因,八旗軍選擇從大同進攻。具有突然性。

草原部落除開鄂爾多斯部落完全效忠大明朝廷,其餘的包括土默特、葉爾羌、吐魯番等等部落,只是傾向於大明朝廷,與大清國的來往很少了,但他們不會公開對抗大清國,這就讓草原的局勢變得有些複雜。而皇上的意思也是明確的,只有首先滅掉了大清國,才能夠徹底整頓草原秩序,狠狠打擊那些試圖獨立不臣服大明朝廷的草原部落。

八旗軍進攻大同,最好的選擇是從土城出發。奔襲豐鎮,從豐鎮的方向越過長城,接著就可以直撲大同府城了,但土城在土默特部落的直接控制之下,八旗軍選擇從這裡進攻,是不是會暴露自身的行蹤,那是難以預料的。

另外的一條路線,就是從察哈爾右翼前旗奔襲豐鎮,同樣從豐鎮方向越過長城。

其他的瓦窯口、陽河口、虎路口等長城上面的關口,也可以選擇,但以偷襲為主的八旗軍,絕不會選擇這些地方,因為從這些地方越過長城,距離大同的距離太遠了,恐怕尚未對大同府城發動進攻,就走漏了訊息,引發大同府的警戒,關閉了城門,要知道大同府城的城牆高大厚重,不是小規模的八旗軍可以攻破的。

從這個方面來說,土城和察哈爾右翼前旗兩個地方,是八旗軍能夠做出的選擇。

鄭錦宏偏向於察哈爾右翼前旗,認為八旗軍會選擇這裡作為據點,從這裡發動進攻,以最快的速度拿下豐鎮,接著進攻大同府。

這也就意味著,鄭錦宏率領的大軍,主戰場不會在大同府城,而是有可能在豐鎮。

如今正是冬季,長城以北風沙很大,很多地方都是荒無人煙,氣候條件惡劣,除非是迫不得已做生意的商賈,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