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董卓有意還是無意地提起他麾下涼州軍恐怖的數量,在場的陳留王、漢少帝還有一眾將領都是一驚。
陳留王知道此時,不能露出半點懼色,強打精神,一手指著董卓,一手指著身後的漢少帝叱詫道。
“既來保駕,天子在此,何不下馬迎駕!?”
董卓聽罷,眯了眯眼睛後,很快就裝出一副大驚的神情,慌忙下馬,拜於道左,稱說其罪。做出一副忠臣的姿態。雖然知道董卓在做戲,但陳留王還是先以言撫慰董卓,自初至終,並無失語。反倒漢少帝一直戰慄地躲在陳留王身後,望著董卓的眼色裡,盡是恐懼。
因為,漢少帝感覺到,這董卓的眼裡有著比他那死去的舅舅何進,還有那擄他的張讓更為恐怖的野心,而且這野心更加的狂熱,更加的肆無忌憚。
而扶著馴馬人從林間走出的文翰,見著此番情勢,不覺暗暗地搖了搖頭,心中腹誹道。
“這董卓終於入京了。看來,在未來這天下會更加的亂啊。”
漢少帝、陳留王得救,十常侍盡數伏誅,就在這一日,原本天下最有權勢的二人,何進和張讓相繼死去。但這到底又是福是禍?
董卓的大軍,數十萬涼州屯兵在洛陽城外,威勢駭然。董卓領著漢少帝、陳留王回去宮中後,迅速就將洛陽的禁衛、兵力收攏在自己的手中。朝中見董卓此為,已知其異心,個個卻心有忌憚,不敢言語。
自從董卓來後,每日帶鐵甲馬軍入城,橫行街市,洛陽百姓惶惶不安。董卓出入宮庭,其麾下兵馬皆佩戴武器,比之舊時的大將軍何進,更是毫無忌憚。朝中百官中,雖然心有不滿,卻不敢直言。
一些官員,私下找到袁紹、王允等人,希望他們主持大局,:。但袁紹卻言朝廷新定,未可輕動。而王允則是說了一句且容商議,便將人打發回去。
而董卓來京不久後,亦是接到何進密詔的幷州刺史丁原,領著十幾萬幷州大軍隨後也趕來了洛陽。但而當丁原得知何進已死,十常侍皆是伏誅的訊息後,丁原與何進乃是至交好友,感情極深,聽罷後,可謂是又驚又怒,直揚言要將這些閹狗鞭屍洩恨。
丁原到來,這讓一直都惶恐不安的何太后立刻好似找到了支撐點,連夜召丁原入宮,先說她哥哥與其舊情,然後再說董卓攏權、無視君主、屯兵洛陽、橫行霸道的種種惡行。丁原聽之當場大怒,更向何太后保證,只要有他丁建陽在的一日,必定不容董卓放肆。
何太后聽此,一邊痛哭,一邊拜謝丁原。丁原連忙扶起何太后,又見何太后哭得如此悽慘,對董卓的恨不由加了幾分。
而春風得意的董卓,還不知此時有人對他生了恨意。他正與其首席謀士李儒商議一事,此事若被丁原聽到,定然會氣得當場要與董卓拼命。
“文優,吾欲要廢帝,立陳留王為新帝,汝覺得如何?”
原本正在與董卓在其府中花苑行走的李儒,忽然聽得董卓這一席話,當下就是臉色一變,李儒迅速地暗中揣測董卓的心意,他深知董卓的野心,此舉,他是想要在朝中立威權。李儒在心中快速地閃過無數念頭,然後朝著董卓就是一拜,然後清了清嗓子道。
“主公若要以此建立威權,必要雷厲風行,否則被人得知,恐會生變。不如,明日主公便在溫明園中,召集百官,諭以廢立之意,有不從者盡數斬之。”
李儒的話甚是合董卓心意,董卓露出陰然的笑容,頷首笑道。
“哼哼。好,就依文優提議。明日吾就在溫明園中提出此事。到時,順我者生逆我者死,:!吾就看看,誰敢忤逆吾董仲穎!!”
次日,董卓果然在溫明園大排筵會,遍請公卿百官。公卿百官懼怕董卓,不敢推遲。當然亦有不少人,並不懼怕董卓,如約過去,是想看看這董卓想要做何把戲。
董卓待百官邀請之人皆數到場,然後徐徐到園門下馬,領著其麾下一眾將士,帶劍入席。到場之人,見董卓麾下皆帶有武器,紛紛露出不同的反應。一些人畏懼忐忑,一些人則皺著眉頭,而一些人則是寵榮不驚,好似沒看到似的,只顧喝酒。
董卓到場後,坐在正席,先是說了幾句無關緊要的客套話後,便是開始了宴席。待酒行數巡,董卓忽然教停酒喝停奏樂之人,沉著臉色厲聲道。
“吾有一言,想與諸公相討。”
坐在旁邊席下的文翰,臉色一凝,知道好戲要來了。而在他旁邊的曹操,卻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只顧著喝酒。其他人皆是側耳認真旁聽。
董卓輕輕敲打著桌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