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6部分

喪父母,年五十,不肯嫁,留養孤弟二人,教其學問,各得通經。雨皆為娉娶,皆成善士。夷吾薦於州府,使各選舉,表復雨門戶。永平十五年,蝗發泰山,流徙郡國,薦食五穀,過壽張界,飛逝不集。”

注'二'謝承書曰:“夷吾雅性明遠,能決斷罪疑。行部始到南陽縣,遇孝章皇帝巡狩,駕幸魯陽,有詔□荊州刺史入傳錄見囚徒,誡長吏‘勿廢舊儀,朕將覽焉’。上臨西廂南面,夷吾處東廂,分帷隔中央。夷吾所決正一縣三百餘事,事與上合。而朝廷嘆息曰:‘諸州刺史盡如此者,朕不憂天下。’常以勵髃臣。”

注'三'尚書洪範曰:“皇建其有極。”孔安國注云:“皇,大;極,中也。”

注'四'四科,見文苑傳。尚書咎繇陳九德,曰“寬而慄,愿而恭,亂而敬,柔而立,擾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塞,強而義”也。

注'五'董,督也。勖,勵也。

注'六'史記公儀休相魯,拔園葵,去織婦,不與人爭利。

注'七'左傳曰:“五侯九伯。”杜預注云:“九州之伯也。”

注'八'左傳史蘇,晉太史,善筮者。京房字君明,善陰陽占候,見前書。

注'九'尚書曰:“格人元龜,罔敢知吉。”元,大也。甍亦棟也。

注'一0'五品,五常之教也,謂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也。訓,順也。

注'一一'疇,類也。

注'一二'易曰:“負且乘,致寇至。”又曰:“夕惕若厲。”言君子終日干幹,至於夕,猶怵惕戒懼,若危厲。

後以行春乘柴車,從兩吏,'一'冀州刺史上其儀序失中,有損國典,左轉下邳令。豫剋死日,如期果卒。□其子曰:“漢末當亂,必有發掘露骸之禍。”使懸棺下葬,墓不起墳。'二'

注'一'柴車,賤車也。

注'二'墓謂塋域。墳謂築土。

時博士勃海郭鳳亦好圖讖,善說災異,吉凶佔應。先自知死期,豫令弟子市棺斂具,至其日而終。'一'

注'一'棺音古亂反。

楊由字哀侯,蜀郡成都人也。少習易,並七政﹑元氣﹑風雲占候。為郡文學掾。

時有大雀夜集於庫樓上,太守廉範以問由。由對曰:“此佔郡內當有小兵,然不為害。”後二十餘日,廣柔縣蠻夷反,殺傷長吏,'一'郡發庫兵擊之。又有風吹削哺,'二'太守以問由。由對曰:“方當有薦木實者,其色黃赤。”頃之,五官掾獻橘數包。

注'一'廣柔縣屬蜀郡,故城在今茂州汶川縣西。

注'二'“哺”當作“柿”,音孚廢反。顏氏家訓曰:“削則札也。左傳曰‘削而投之’是也。史家假借為‘肝肺’字,今俗或作‘脯’,或作為‘反哺’之‘哺’,學士因雲‘是屏障之名’,非也。風角書曰‘庶人之風揚塵轉削’,若是屏障,何由可轉。”

由嘗從人飲,□御者曰:“酒若三行,便宜嚴駕。”既而趣去。後主人舍有□相殺者,人請問何以知之。由曰:“向社中木上有鳩□,此兵賊之象也。”其言多驗。著書十餘篇,名曰其平。終於家。

李南字孝山,丹陽句容人也。'一'少篤學,明於風角。和帝永元中,太守馬稜坐盜賊事被徵,當詣廷尉,吏民不寧,南特通謁賀。稜意有恨,謂曰:“太守不德,今當即罪,而君反相賀邪?”南曰:“旦有善風,明日中時應有吉問,故來稱慶。”旦日,稜延望景晏,以為無徵;至晡,乃有驛使齎詔書原停稜事。南問其彁留之狀。使者曰:“向度宛陵浦裡斻,'二'馬踠足,是以不得速。”'三'稜乃服焉。後舉有道,闢公府,病不行,終於家。

注'一'句容,今潤州縣也。近句曲山有所容,因名焉。

注'二'宛陵,縣,屬丹陽郡。斻,以舟濟水也。

注'三'踠,屈損也。

南女亦曉家術,為由拳縣人妻。晨詣爨室,卒有暴風,婦便上堂從姑求歸,辭其二親。姑不許,乃跪而泣曰:“家世傳術,疾風卒起,先吹醦突及井,此禍為婦女主爨者,妾將亡之應。”因著其亡日。乃聽還家,如期病卒。

李合字孟節,漢中南鄭人也。父頡,以儒學稱,官至博士。合襲父業,遊太學,通五經。善河洛風星,外質樸,人莫之識。縣召署幕門候吏。

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單行,各至州縣,觀採風謠。使者二人當到益部,投合候舍。時夏夕露坐,合因仰觀,問曰:“二君發京師時,寧知朝廷遣二使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