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6部分

智,鄧演達和陳公博都沒什麼好感,都認為他是投機革命,但又都認為應該團結他,逐步改造他。

“遷都是件大事,必須要得到中央委員會的批准。”鄧演達遲疑一下說,對遷都本身而言他不反對,廣州距離中國中心太遠,不利於推進革命,只是他本能的認為,蔣介石在這個時候提出遷都,恐怕廣州的中央委員和鮑羅廷不會輕易答應。

鄧演達與廣州的聯絡較多,對迎汪復職的背景瞭解更多,其根子還是在於中山艦之後,國民黨中部分人對蔣介石總攬黨政軍大權不滿,而**對蔣介石充滿疑慮,兩部分人聯合起來要分蔣介石手上的權力,但蔣介石不會這樣輕易交出手中的權力的。

“是的,是的,所以我想請你回趟廣州參加中央和各地黨部的聯席會議,把我的這個意思說說,說服他們儘快遷到武漢。”蔣介石微笑著說,這個聯席會議的召開是違揹他的意願的,這個聯絡會議的主要議題就是汪精衛復職,更深遠的則是修改總司令部組織條例,把黨權和政權從蔣介石手中拿回來,這個會議背後的推動者就是鮑羅廷,對這些蔣介石心知肚明。

鄧演達想了想說:“回去倒沒什麼,不過,聯席會議明天就開始了,我現在才動身,恐怕趕不上了。”

鄧演達的本意是委婉的推辭,但他沒想到,蔣介石早有準備:“無妨,我派飛機送你回去。”

鄧演達無奈的點頭算是接受了這個任務:“既然這樣那我就告辭了,回去準備一下,總司令還有什麼要交代的。”

蔣介石拿出一封信說:“這是我寫給聯絡會議的一封信,請你在會上宣讀。”

信沒有封口,鄧演達接過來當著蔣介石的面開啟,上面寫的是蔣介石關於遷都的種種理由,其中最重要的幾句話是:“…。武昌既克局勢大變,本黨應速謀發展。中意中央黨部與政府機關仍留廣州;而執行委員會,移至武昌為便。否則政府留粵,而中央黨部移鄂,亦可使黨務發展也。…”而在最後蔣介石提出警告:“政府和中央應隨革命的發展由偏僻之廣州向中國腹地遷移,如此北伐成果方能鞏固,國民之信心方能受到鼓舞,革命方能繼續發展。”

鄧演達看完後衝蔣介石點頭說:“我一定在會上宣讀,也會盡力說服會議作出讓總司令滿意的決定。”

說完起身就走,陳公博見狀也打算告辭,他感到有些沒意思,蔣介石與他根本沒說兩句話。

“公博,別走,我們再聊聊。”蔣介石見陳公博起身要走,便立刻挽留道。

第四十五節 遷都(三)

陳公博又坐下看著蔣介石,蔣介石沉凝片刻後忽然問:“公博,你對汪精衛回國怎麼看?”

陳公博一臉詫異,他對蔣介石的話感到很意外,憑心而論他和汪精衛的關係非淺,自從回國之後,先是廖仲愷後是汪精衛,這兩人對他都極為賞識,前者領他進入廣州政壇,後者大膽提拔使用他,讓他年紀輕輕的就居於高位,對這兩人他都心存感激。因此在汪精衛走後,他一度感到十分彷徨,差點就打算辭職,只是蔣介石仍然在重用他,只是他不喜歡蔣介石身上的那股軍人氣,而且在感情上他也無法背離汪精衛。

“那自然是好的,您和汪先生合作,國民革命必獲成功。”陳公博謹慎的說,他一向自視極高,朋友極少,北伐之後他與廣州的聯絡就中斷了,因此對廣州的情形不太清楚,只是聽說了有些說法:“汪先生在黨內黨外都有很高的威望,他能回來對於我黨團結有很大的幫助。”

蔣介石思索片刻後緩緩的說:“人無頭不行,可頭多了也不行;一個黨也是如此,他只能有一個領袖,不能有兩個領袖,如果一定要汪先生回來,我可以讓賢。”

陳公博大驚,他沒想到蔣介石對汪精衛的成見有如此之深,兩人的分歧如此之大:“總司令,千萬不可,總司令肩負北伐重任,況且在平定東江和粵南的過程中,汪先生與總司令不是合作得很好嗎?”

“公博,你不知道汪精衛背地裡耍了多少小動作,幸虧我小心才躲過去了,………,算了不說這些了,你還是給我說說武漢的情況吧。”蔣介石本想提中山艦的。可轉念一想,中山艦的事情現在還沒搞清楚,汪精衛是不是真有那種打算,季嘉山是不是真與之聯手,一直沒有查到確鑿的證據,說也說不清楚。

不過他雖然不想說,可陳公博卻忽然鑽進牛角尖:“總司令,我一直認為總理之後我黨的最佳組合就是您主軍事,汪先生主持黨政。有你們兩人地合作,對中國革命大有助益,也能使我黨更加團結。我黨現在經非常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