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使整個圓的其他部分發生變化,當它變大,其他的部分就會變小。
它似乎已經成為人生之圓的第六個部分,甚至可以稱為“第六感知”。
這樣我們就知道了,如果吊橋承重越來越大,被壓彎,整個圓收縮的時候,人類就越來越接近圓核(圓心),人類就將因此而接近“空靈”,接近那些至美或者至高理想,或者對生命的渴望和追求。 txt小說上傳分享
尾末 3 (結局)
穆樂並沒有就此放棄思考,因為他還想到更多的。在很小的時候,他就特別喜歡讀史,也許是“讀史使人明志”吧。他特別沉迷那些震撼人心的歷史。
他的耳邊一直都縈繞著,日本天皇宣讀的如同舊紙的《停戰詔書》。
朕深ク世界ノ大勢ト帝國ノ現狀トニ鑑ミ非常ノ措置ヲ以テ時局ヲ収拾セムト欲シ茲(ここ)ニ忠良ナル爾(なんじ)臣民ニ告ク朕ハ帝國政府ヲシテ米英支蘇四國ニ対シ其ノ共同宣言ヲ受諾スル旨通告セシメタリ(日文)
朕深鑑於世界大勢及帝國之現狀,欲採取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時局,茲告爾等臣民,朕已飭令帝國政府通告美英中蘇四國願接受其聯合公告。(中文)
這幾十個字如同和平女神的眼神所渴望的那樣:世界將迎來和平。但是那在戰爭中逝去的生命卻將永歿。那在戰後被重創過的心靈將永不平復。
如果你正在經歷這些苦難,你的人生將失去多少幸福和歡樂,你的一生將要使苦難之橋負重多少?
我在這裡想起房龍在《寬容》面世的近10年之後,非常痛恨而無奈的語言。
他形容了戰爭帶給人類的痛苦。
“從1914年到1918年的戰爭像颶風一樣,不僅把大多數人類組織摧毀了,而且使許多人窮困潦倒甚至死去,這些損失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消除的。這場災難的倖存者中毫髮無傷的人,只顧興致勃勃地修理自己的房屋,對別人變成廢墟的大廈根本不加理睬。最後,在周圍飽受打擊的被遺棄的房屋裡,根本不可能進行各種正常和健康的生活。”
“世界大戰後,和其他任何東西相比,世界迫切需要大量的新鮮空氣、陽光和好的食物,但結果得到的卻是飢餓和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