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整整四個月的不斷修煉或積累,這些弟子們的修為再一次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築基期的弟子從四人增加到九人,下面大圓滿境界兩人,練氣九層五人,再往下七八層者也佔據了很大一部分比例,這些弟子們一個個摩拳擦掌,對接下來比試鬥志高昂。
為了此次的內部大比,雲烈鳳花還特意再一處側峰中弄出了一個專門進行比斗的場地,弄出了二十來個比武臺,進行初選。
內部大比除了他們倆和玄麟以外,所有人都要參加,也包括了後面加入的那近三百個弟子。
這些弟子當中除了少部分招進來時便已是其他門派的修士,修為高一些,其餘從零起步的經過大半年的時間,修為最高的有練氣五層,和第一批弟子們修為差距很大,沒辦法和他們相提並論。
因此,這兩撥弟子們的比試是分別進行,第二波弟子們的比試便是單純的內部大比,旨在確定他們進入宗門後有多大的進步。
兩撥弟子按照修為差距分開後,人數分別為兩百六十人以及一百四十人。
兩個組別的比試是穿插著進行,給參加比試的弟子們中間休息一天緩衝或戰鬥中受傷恢復的時間。
第一天先進行的是低修為組的比試。
比試形式也很簡單,就是兩兩對戰,初選兩場比試先刷下去大約三分之二的人數,經過複選,再進行準決賽,決出十個人,這十人便是比試中的前十名。
之後十進五,五進三,其中多出來的一個是抽籤輪空直接晉級,但這不意味著連對戰都不用就能直接成為第三名,輪空者還要和被打敗的第四第五中的獲勝者戰一場,贏了便是第三,輸了,再和第四第五中的敗者打一場,最終確定第三名人選。
說起來第三名的選擇反而最為複雜。
高修為組的比試方式也和他們一樣,只不過進入準決賽的人數因比試人數的不同,只有十八人,對戰後剩九人,第十名從淘汰掉的九個人中再次重新選出,麻煩程度和第三名有得一比。
但這種方式最大程度地保證了獲勝者的實力沒有任何注水的成分。
還有諸如戰鬥中必須點到即止,不得下殺手,否則直接取消資格,嚴重者可能直接趕出逍遙宗,或是戰鬥過程中不得使用任何丹藥,包括短時間內提升修為的丹藥或其他等要求,也讓弟子們對這次的比試更加期待,全然不需要考慮會不會不小心著了一些陰險之輩的道兒。
不過說起來逍遙宗選擇弟子的要求很高,宗門內也幾乎沒有這樣的人。
這些規則也只是為了以防萬一,或者說是怕日後隨著弟子不斷增加,會出現品性上的問題,或是因某些特殊情況導致不可抗力,才定下來的,此後再有大比,規則也會一直延續下去。
從初選到最終決賽,能走到最後的弟子最少需要戰鬥七八場,兩個組別分別進行比試,如果每天只戰鬥一場,需要整整半個月才能結束,雲烈和鳳花商量過後決定最開始初選的時候讓他們分為上下午進行兩次比試縮短大比進行的時間。
差不多一週左右就能得出結果了。
初選時戰鬥應該也不至於太激烈,會受重傷無法進行下一場比試的機率也低,再說,如果無法保證控制好自己的實力,讓自己在前一場中便重傷到無法繼續戰鬥,只能說明實力還不夠,也走不了多遠,下一次大比時再重新來過便是了。
比試很快開始,比武臺一共就只准備了二十個,倒不是不能準備更多,主要是怕臺子太多了,一次性沒辦法將所有比武臺上的情況都看清楚,比試是為了考校弟子們的實力,沒等仔細看兩眼,比試就結束了,還考校個屁?
也因此,光是讓二百多個弟子進行比試,就需要進行七場戰鬥。
比武臺正東的高臺上,玄麟和雲烈鳳花,還有劍宗大長老楚問天,被邀請來做客的段長風,太叔昊,容乾,以及國師容羽,甚至是親自前來的東臨帝分別入座,算是這次逍遙宗第一次內部大比的見證者和裁判評委?
為了保證比試結果的公正性,二十個臺子上的裁判還是雲烈和鳳花特意找楚問天以及段長風借來的人手,分別是劍宗的一部分弟子,還有陸衡,吳元以及周桐三位長老親自出馬。
玄麟今日算是第一次在人前露臉,之前都做了些手腳,即便見了人,對方也看不清他的樣貌,這會兒真正看見了,除了雲烈鳳花外的所有人都覺得頗為驚奇。
原因無他,因為玄麟的容貌看起來太年輕,也太出色!
雖然氣質上未免有些陰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