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人,前面又出現一座大山,我們是不是就這樣闖過去?”
李成聞言,一步躍下馬車,伸展了一下痠痛的腰肢,打量著前面的山林,點頭道:“時間不晚,我們還是早點過去,不然又要耽擱一天了。”
這地方山高林密行人稀少,的確是打劫最好地方,只是不知道這時已經佔山為王的梁山好漢們會不會出現呢?這個可真是叫人有些期待。呃,期待打劫?汗,有些亂套了啊。
看他下了馬車,周竟也急忙跳下馬車,低聲道:“官人無須擔心,周竟一身功夫,總不能讓那山賊傷到官人。”
正說著,只聽身後隱隱地傳來一陣馬蹄聲,李成和周竟同時吃了一驚,急忙回頭望去,卻看到後面兩輛馬車和三名騎士,正匆匆趕來。
看到停在路上的李成一行,趕在馬車前面的一名騎士大約三十多歲的模樣,看到李成,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這才翻身下馬,上前拱手道:“前方可是梁山地界?”
李成看他體形彪悍,神態威猛,穿著一件醬紫色武士袍風塵僕僕的樣子,不覺點頭道:“應該是梁山了,閣下這是……”
那人拱手道:“我看這裡山高林密,地勢險要所以想和壯士結伴而行,待翻過了前面的高山,到了集市上再行分手。”
李成看了一眼他身後其餘兩名年輕騎士,又掃了一眼那兩輛帷幔低垂的馬車,點頭道:“也好,我們結伴而行,待過了這座大山,也就安全了。”
那人聞言似乎鬆了一口氣,忙招呼身後的馬車向李成這邊靠攏。李成看他們的兩輛馬車雖然都是雙馬駕轅,卻還是異常沉重。便有些疑惑,不覺淡淡地問道:“不知兄臺是行商還是投親?”
那人笑了笑,拱手道:“在下楊志,送家眷前往汴梁,因為近來地方上不太平,就繞路從梁山南麓北上,想不到路遇這樣的險峻高山,因為怕家眷受驚,所以才想結伴而行。”
說到這裡,他看著文士打扮的李成,點頭道:“壯士雖然文士打扮,舉止之間卻冷靜沉穩,似乎不是普通人。”
李成這時正被他自報的姓名驚得發呆。楊志?就是小說裡青面獸楊志?可是看他臉上並沒有那著名的胎記啊?難道是以訛傳訛,弄錯了?還是僅僅只是同名同姓的巧合?
思忖之間猛地看到楊志那詢問的目光,忍不住訝然道:“看你身手似乎不錯,莫非是行伍出身?”
楊志這時正押著高俅送往京城為宋徽宗祝壽的賀禮,因為聽說梁山上聚集了一夥土匪,專門打劫過往的官差商旅,地方上幾次徵繳都鎩羽而歸,對其無可奈何。這次押送生辰綱,乃是關乎前程的大事,不由小心翼翼,深恐有失。
本來他是準備待正式透過樑山的時候,分次分批地運送這批民脂民膏透過樑山的,只是來到這山腳下發覺這裡地勢驚險,兩側都是崇山峻嶺,只有中間一條狹窄的小路可容透過,便有些擔心。但是這時再改扮的話,顯然有些遲了,只好尋找一同經過的商旅準備結伴而行。而且,他發現李成雖然是一身文士打扮,但是氣度沉穩,雖然也似乎停在路邊等候其他商旅,但是卻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讓楊志有些緊張。
如果這個李成真的是山上土匪的眼線,自己貼身跟著他,到時候來個破釜沉舟,與之同歸於盡也算是個交代,若是白白丟了這次的生辰綱,那自己恐怕就再無立身之地了!
想到這裡,也小心地試探道:“在下楊志,乃是雁門楊業之後,從前曾效力軍中,因被小人誣陷如今已經是布衣之身。不知兄臺高姓大名,前往何處?”
李成聞言,便確信眼前的大漢就是小說中的青面獸楊志了。這時看他神色充滿了戒備,又小心地言語試探,加上小說裡的描述,便猜到他可能正是押運生辰綱前往汴梁。只是,小說畢竟是小說,真實性很難保證。接下來究竟會發生什麼還沒有辦法知道。
而且,對於目前的情況來看,一旦發生意外,就極可能逼得楊志上山落草。這樣的話,如果自己能幫他平安度過,一來可以藉此結交,二來也能間接地和高俅搭上關係。對於今後自己的發展多少是有利的。
想到這裡,急忙笑道:“在下李成,這次只是初回中原,正想遊歷各地,飽覽大宋的壯麗河山。”
楊志這時也已經留意到李成戴著皂紗折角巾內雜亂的短髮,聽說他是從西域回來,便忍不住驚訝地道:“難怪閣下氣度與眾不同,原來是自西域而歸。能夠萬里迢迢迴歸中原總是不易,令人欽佩!”
聽說李成是從西域回來的旅客,楊志的擔心終於放了下來,口氣也不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