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撫使如今已經成為大唐地方封疆大吏,不再是過去的臨時差遣。宣撫使主掌一道地方,除了不能統兵,已經無所不管了。
宣撫使的常置,也皆因為如今大唐的疆域越來越大。雖然朝廷撤併了不少的州,但大唐依然還是擁有三百餘州,一千餘縣。由中樞直接統領這三百多個地方州,實在是太過繁重。而臨時性的派遣巡視,也難以改變這個局面。
於是最終道級行政設立並穩固下來,這兩年還不斷的拆分新設,最初大唐十五道。現在已經二十餘道了。尤其是長江以南地區,過去總共才江南、嶺南、黔中、劍南幾道。而如今,卻已經成為江東、江西、江南、浙東、浙西、福建、廣東、廣西、廣南、越南、福建、黔中、劍北、劍南、雲南、湖南等十六個道。
每道有宣撫使總領,下面又有三司,和三司使。各衙、各衙的官吏,都是完整的建制。
過去大唐地方只有州縣兩級制,鄉一級其實是虛的,差不多都是地方自治。但現在,鄉一級已經是直接由官府選派吏員,並設有鄉公所和派出所衙門。甚至在人口較多,擁有街市的鄉改為鎮。
朝廷對於地方上的控制力,前所未有的加強。
不過李世民給李超授的官職是西南宣慰安撫處置大使,宣尉安撫使最初只是臨時特派,職責是巡視地方、安撫官吏百姓,如今已經演變成為一道的地方長官。
而加處置,就是兼有軍事統帥之職了。不過因為李超是西南宣尉安撫處置大使,因此這又有比較特別,西南並非現在朝廷所設的諸道中任何一道。
因此這個西南,就比較籠統。
若是往大點說,那麼廣南越南雲南黔中甚至是湖南、劍南這六道都算的上西南。可如果往小點說,這個西南,那就只是李超的越國跟南詔等這些被朝廷劃為雲南道的地方了。
但皇帝不明說,李超也就不問,總之這是一個可大可小,視具體情況而定的頭銜。
在朝廷早已經取消了地方的都督,也沒了使持節都督軍事後,李超帶一個處置銜,在關鍵時候,倒是可以臨機處置調動地方的兵馬的。但得師出有名,否則事後追究起來,李超也承擔不起擅調兵馬的大罪。
“陛下,越國山高林密,如今為陸真臘所控制。那裡都是高山密林,而且氣候與中原大異,毒蛇蟲蟻極多,還瘧疾橫行。臣計劃是街雨季之時,乘船運兵馬沿河進軍,趁雨季之時真臘軍難以支援之機,將越國內的軍隊擊敗,收復地方,然後鞏固。”
“你總是有一個計劃,而且計劃總是很優秀。”李世民靠在椅背上,很讚歎的對李超道,“你帶兵打仗,就跟你烹飪的水平一樣高超,總能出陳推新,讓人意料不及。你是行家,朕都遠不及你,因此怎麼好打你就怎麼來,朕隨你。”
李超對皇帝的支援很是高興,李世民有時就是這方面好。
“陛下,臣準備先去趟遼東,把卑沙城拿下。上一次,臣在遼南已經摸清了卑沙城的底細,雖有五千駐軍,但並不精銳,而且士氣不足。若非上次漢京生亂,臣已經拿下卑沙城了。這次臣打算先去遼南,直接拿下卑沙城。”
卑沙城算是高句麗在遼南的一個最重要的要塞堡壘,同時也是他整個遼河防禦線上最南端的一個要點。
當然,他也一直是登州新羅航線上的一個威脅。
李世民捏著下巴,腦子裡想著遼東的地理形勢。卑沙城他是知道的,如果大唐要全面攻遼,正面必然要突破遼河防線,但現在高句麗人在李超的計謀下,正舉國之力的在遼河一線修築一條千里長的山城聯防防線,稱為高句麗遼東千里長城。
這道防線修起來,要正面攻進去,確實非常難。因此朝廷當初早就已經做出了一個戰略進攻計劃,那就是繞過這條防線,從遼南登陸。
另外再出兩路兵馬,一直直接在鴨綠江口登陸,切斷高句麗的南北。再一路到時在三韓半島北部平壤登陸,直攻他們的國都。
這樣的計劃其實有些犯險,因為直接越過遼東防線,那麼唐軍的後勤補給會非常的危險。若不能迅速拿下,那補給就是大問題。
如果能拿下卑沙城,從南往北打,從高句麗的長城防線兩面夾擊,則又是不同。甚至他們可以在鴨綠江口登陸,迫高句麗人從遼東撤防回援,然後他們可以來個圍城打援。
“三千人可破卑沙城嗎?”李世民問。
“再加上各貴族家的私掠船,足夠了。”
“既然如此,那你去吧。”李世民笑道,“還是如前言,遼南朕已經封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