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胄回到戶部衙門,一人坐在公房裡沉思了許久。
賣爵,自己這個戶部尚書太無能了,居然要靠賣爵來拯救朝廷的財政困局。也許百年以後,史書上會把自己釘在恥辱柱上的。
不過當他仔細翻看了戶部的財政報表之後,又無奈的長嘆一聲。李記是免了朝廷四百多萬的欠款,又暫時不要朝廷兌付那三百多萬債券,此外還又借了朝廷六百萬,並給了朝廷四百萬買琉求島和拿捕奴許可的錢。
現在國庫裡有一千三百萬貫寶鈔,但還是不夠。
他之前上書改革鹽政,改行綱鹽法,提高鹽稅,預計明年朝廷的鹽務收入純收益能達到千萬貫,但遠水難解近渴。
哪怕就是李記開始把道路公司和營建公司拉起來,把邊疆修路修驛站修城堡修烽堠這些接手過去,朝廷省下大筆開支,手裡這點錢也依然還不夠。
就算皇帝肯把北衙禁軍裁減一半,都還依然不夠。
說來也怪李超,搞什麼吏制改革,改就改吧,結果把吏也納入了國家的官吏編制之中,順應的也導致了朝廷得負擔天下吏員的俸祿開支。吏員的數目可是官員的十倍啊,以前這些人朝廷是不負責薪水的,現在卻得由朝廷財政供給,雖然他們的俸祿沒官員們的高,但他們數量多啊。
這十倍於官的吏員,還只是目前朝廷登記的經制吏,是有編制的。還有更多沒編制的吏呢,朝廷也得發給他們一部份經費,積少成多,也是一大筆。
賣爵位領地,賣礦山經營權,似乎還真的成了朝廷眼下最快的換現方式了。
“去鄭國公府上。”
出了衙門,戴胄叫上自己的車伕。
鄭國公,鄭善果,大理寺卿,同時也是五姓七宗滎陽鄭氏的當代族長。
武德初,朝中顯赫一時,那時他的侄女是太子建成的太子妃,他也深得皇上的信任。玄武門之變,讓鄭家地位大降。
原本的北方領袖,如今轉到了博陵崔家。
不過靠著迅速與李超聯姻,並向新皇投效,滎陽鄭氏很快又在朝中站穩了腳跟。雖然不如武德時那樣身兼戶部尚書、太子左庶子、大理寺卿等多個要職,但也一直還擔任著大理寺卿這個九卿要職。
戴胄第一個就選上了鄭善果也是有原因的。
一來鄭家名聲大,曾經的北方領袖,五姓七家的滎陽鄭氏。他們千年門閥,名聲顯赫,同時也是財力雄厚,尤其是滎陽鄭這幾年跟著灞上李家,沒少賺。
再一個,鄭善果雖然現在爵位為鄭國公,但他的爵位是一世恩爵,他的鄭辦以爵位不能傳襲,更沒有實封領地。
鄭善果很簽名皇帝賣封地的要求,既有資格買,又買的起,而且他這樣的豪門也必然需要這樣的一個爵位和封地。
進入鄭府。
戴胄仔細打量著鄭家的廳中擺設,不是很張揚,但處處是低調的奢華啊。
鄭家有錢,很有錢,他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
“戴公怎麼登門了,真是稀客啊。”
戴胄也不客氣,這位鄭公,人家一個女兒嫁入宮中給皇帝做嬪,一個嫁給了李超做妾,很厲害啊。再說朝中鄭家子弟也不少,甚至有位堂弟也是做到九卿中的太常卿。
“我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啊,今日前來,是有一個好事要來告訴鄭公啊。”
“鄭公啊,不知你對於陛下將遼南賜給李家這事怎麼看?”
鄭善果一時摸不清戴胄來意,只是笑著打哈哈,“陛下豪爽大方啊。”
“羨慕吧?”
“是有一點啊。”
戴胄靠過去一點,笑道,“現在有一個這樣的好機會啊,九十萬貫就能得到一個三十里實封領地的開國侯爵位。怎麼樣,有興趣嗎?這可是機會難得啊,你也知道最近朝廷有些財政緊張。”
鄭善果怔住。
什麼意思,皇帝要賣爵?
九十萬貫換一個實封開國侯,有三十里實封封地,挺貴,但九十萬鄭家絕對拿的出來啊。細算下,還挺划算的。
“這事是真的?”
“當然是真的,千真萬確,不過機會有限啊。欲購從速,先到先得,機會有限,過期不侯。”
鄭善果捻了捻鬍鬚,“這個實封領地不會是在遼東吧?”
戴胄呵呵一笑,掩飾自己的小尷尬,這買賣哪都好,就是這個有點說不出口。
“是啊,就在遼東,在李太保家剛封的領地北邊。”
“遼東啊。。。。”鄭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