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大華當稅收承包商。
把收稅當成一項工作一樣的,直接包給大華。
甚至打算直接實行最簡單的包稅制,就是雙方議定一個稅額,然後大華每年給他們這麼多稅就好了,至於大華怎麼去徵稅,他們就不管了。這種稅制下,大華包稅操作空間很大,哪怕是按照約定的稅率,大華只要真正能夠收上稅來,那就能賺上很多。
關鍵就在於大華能不能收到稅,如何對付那些試圖偷稅漏稅和抗稅的人了。
張超是不怕麻煩的,他甚至都不打算費心費力的去法蘭克收稅。他打算直接把法蘭克的徵稅權承包給大華的商人,公開招標。
就如同他招標搞海外殖民開發一樣,招一些有實力的大公司,讓他們把法蘭克分片劃區的去包稅徵稅。
按張超和克洛維的約定,大華的包稅商人有權在法蘭克建立一些稅警部隊,用以對付那些不配合納稅的人。
大華承包商人,按照法蘭克與大華約定好的稅率,向所有的法蘭克人徵稅。然後再向法蘭克皇帝繳納約定好的包稅數額,剩下的稅收,就是大華承包商的收入了。
這種包稅法,深得克洛維的滿意,認為這又是幫他解決了一個重大的財務問題。如此一來,他既能收到自己的稅,又能如約按時償還約定的還款,甚至還能減少自己的徵稅開支,而且這些大華的稅警,還能成為一支得力的外援。
克洛華甚至向張超承諾,若是這些包稅商到時表現良好,他可以考慮到時給他們賜封一些采邑,分給他們土地,或者是劃一些租界給這些承包商。
“連稅收都要承包給別國的商人,這法蘭克皇帝也是當的沒有誰了。”
幾名官員在下面私下議論著,話裡話外,不無對這法蘭克皇帝的嘲諷。
“話可不是這樣說,這位皇帝陛下現在連半點實權都沒有,軍隊還要向咱們大華借,甚至以後的宮廷幕僚團隊都要向我們借。讓他去向法蘭克的封臣貴族們收稅,估計也難。現在直接包給我們大華商人,哪怕讓出一點利益來,但怎麼算都是划算的。”
“說的也是。”
每個人所處的位置不同,考慮的問題也不同。
對克洛維來說,他最先考慮的是要保證自己這個剛加冕的皇帝回去後,還能真的成為法蘭克人的皇帝。
他既要奪得法蘭克國的權力,又要保證法蘭克能夠聽說,還得要改革變強。而這些,憑他自己的能力,是無法做到的。
他只有藉助大華的力量。
全方面的引進大華外援,輸入大華的文化、經驗、制度等,甚至把稅承包出去,以得到財政的保證。
這一切,他認為都是值得的。
相比起現在法蘭克這種宮相掌權,國王有如傀儡,甚至每當國王一去世,就要按傳統由國王兒子們把國家瓜分成幾個,然後諸子又開始混戰,最後一統,這種迴圈才最難接受。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個算盤,都會算自己的賬。
克洛維覺得現在讓出些利益來給大華,然後換得一個整合法蘭克,一個強**蘭克的機會非常值得。
尤其是如今的歐洲霸主羅馬帝國,正陷入困境之中,老對手波斯亡了,結果新興的阿拉伯卻打的羅馬站不住腳,老皇帝希拉剋略都氣死了。
現在羅馬東西皇帝分治,這對法蘭克來說,正是一個可以全力擴張的好機會。只要他能夠借大華的力量獲得法蘭克的掌握權,那麼法蘭克就可以全力擴張了。
他的祖先克洛維一世統一了法蘭克人各部,開創了法蘭克王國。而他的目標,就是能夠有朝一日統一日耳曼諸部,建立一個強大的日耳曼帝國。
甚至,將來有一天,能夠取代羅馬,成為西方世界的霸主。
要強大,唯有藉助大華的援助。
要強大,唯有借鑑大華的制度,相比起羅馬帝國的制度,他認為大華的制度更加的優秀。
“陛下,我觀克洛維很有野心,須當提防一二啊。”許敬宗在典禮後向張超道。
張超聽了不以為意,克洛維當然是個有野心的人,要不然也幹不出這和瘋狂的事來。但他張超不正是需要這麼一個人嗎,若是一個平庸又無能還沒野心的人,他怎麼會跟他合作呢。
有野心才好,有野心的合夥人才是他張超需要的。
“沒有什麼提不提防的,克洛維的野心很大,他想帶領法蘭克統一日耳曼諸部,甚至想要有一天法蘭克取代羅馬。這個野心太大,遠超出他的能力,所以他會一直需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