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我大華已經表示禮不伐喪,主動提出休戰一年,還特意派出了使者前去弔唁。”
大華的使者新近在戒日國出了事。
使者本來只是去傳達下大華休兵的意思,好讓他們繼續開打。
結果,使者剛一過去,戒日國居然已經選出了新的國王,這位新國王是戒日王的妹妹拉迦室利公主。
公主本身並沒有什麼權勢,她被立為公主其實也正是因為她無權無勢,而且還比較年輕。
本來嘛,一個沒有根基權勢的公主即位為新王,也是很符名戒日國那些藩國國王們和諸侯們的利益的。
事情至此,本來也算是皆大歡喜。
可是有一個藩王,北方的帝那伏帝國王阿羅那順本身實力較強,又很有野心。當公主被立為新王后,他就向公主求婚,希望迎娶公主,這樣一舉二得,娶了美貌公主,又能夠順勢擁有整個戒日國。
這樣的好事算盤打的很好,可是拉迦室利公主並不喜歡這個阿羅那順。這個阿羅那順長的醜又殘暴,尤其是妻妾無數,公主哪願意嫁給他,又哪不知道他的野心呢。
公主拒絕了阿羅那順的求婚。
結果惱羞成怒的阿羅那順直接就叛亂了,他帶兵發動兵變,奪取了王都,直接篡奪王位。
關鍵時候,公主逃到了大華使者的營地,求大華護庇。阿羅那順的人追殺公主到營地,連大華的使團也給全包圍俘虜了。
好在曲女城裡,還有錦衣衛的特工。
他們組織了一場特別營救,救出了大華使者。使者逃走的時候,順帶著把公主也給帶走了。
使者已經逃離了戒日國,回到了信度。
如今拉迦室利公主請求大華出兵幫她平定叛亂,奪回王位。
本來嘛,這個要求有點奇怪,大華跟戒日國可是敵對方。但是張超覺得這個事情挺有操作性的。
女王是個挺好的棋子。
當然,讓大華出兵為女王爭奪王位,這種事情張超也是不願意乾的。
現在正好有吐蕃贊普送上門來,張超便打算讓他出面。
“朕意讓吐蕃、泥婆羅、羊同、象雄還有迦摩縷波五個大華藩屬國一起發兵戒日,助拉迦室利女王號召戒日舊部一起討伐阿羅那順。”
張超要求吐蕃出兵兩萬,尼婆羅出兵一萬,羊同、象形和迦摩縷波各出兵一萬,從數面出兵討伐戒日叛臣阿羅那順。
松贊干布嘴角抽動。
好一招驅虎吞狼啊。
誰不知道大華跟戒日打了都好幾年,戒日可謂是大華在信度的大敵。可現在,居然還會熱心的幫戒日王的妹妹去平叛奪回王位,真有這麼好心誰信啊。
不過現在一聽,張超說幫女王平亂,卻是要讓吐蕃和泥婆羅等幾國去平亂,大華自己怎麼不出兵?
羊同和象雄,都是高原上的王國,象雄現在還被吐蕃佔領著呢。至於那個什麼迦摩縷波,以前也稱為東輝國,在戒日國的東部。
按信度人的記載,早在一千五六百年前,基拉塔人穿越東部的山口中來到那片土地,逐漸在當地定居繁衍。到一千年前,他們建立了東輝國,意為東方光芒之地。
到如今,東輝國則稱為迦摩縷波王國。
在現在,這個王國算是達到鼎盛時期,統治著喜馬拉雅山脈南蔍至孟加拉灣的廣大地區。
這些信度人眼裡的基拉塔人,在中國古代則稱為西戎,發源於渭水流域,是古羌系民族,在中國古代傳說中屬炎帝部落中的三危部落赤烈部落,羌通姜,是以炎帝本姓為族稱。
這支部族在很早的時候,就翻越山口來到山的這邊,並一直在這邊定居拓張,直到如今。
這些黃種羌人,一直與信度各國分庭抗衡,在戒日王征服北信度的時候,東輝王巴斯卡拉跋摩審時度勢的與戒日王結盟,免於受到戰火。
當大華軍隊奪取吉大,兵駐孟加拉灣後,東輝王又很識時務的派人到漢京朝聖,請求為藩屬臣邦。
不過這種臣屬,其實就與吐蕃和泥婆羅的臣屬一樣,只不過是表面臣屬,實際上依然還是獨立的。
這就與當初戒日王統一信度北方,但除了薩他泥溼伐羅、卡腦季、摩揭陀、羯朱嗢祇羅國在其直接控制之下,其餘三十餘個王國各有其君主、軍隊,各有其官僚制度及法律制度。
所以戒日王朝只能算是一個聯盟,他一死,才會立即內亂。
阿羅那順能篡位,就正是因為他本身就是一個擁有強大軍隊的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