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⒐��

,歐洲做不到,尤其希臘做不到,他們要生存,必須發展商業。 過去歐洲的歷史,在海上的所謂商業,看得見就是做生意,看不見時就做海盜,所以十六世紀以前,西方缺乏財富,窮得一塌糊塗。 十六世紀以後,搶印度、騙中國,黃金才流到西方去,所謂西方文化、經濟發展等等,原先都是這樣來的。我們瞭解西方文化以後,再回頭來看中國,中國以農立國,有一個文化精神與西方根本不同,那就是中國的宗法社會。 三代以後,由宗法社會,才產生了周代的封建。 一般講的封建,是西方型的封建,不是中國的封建,把中國封建的形態,與西方文化封建的奴隸制度擺在一起,對比一下,就看出來完全是兩回事,完全搞錯了。 中國的封建,是由宗法形成的。 因為宗法的社會,孝道的精神,在周以前就建立了,秦漢以後,又由宗法的社會變成家族的社會,也是宗法社會的一個形態,那麼家族的孝道,把範圍縮小了,但精神是一

106

為 政 第 二39

貫的。 這個孝字,也是我們剛剛提到的,是人情世故的擴充,把中國這個孝字,在政治上提倡實行而蔚為風氣,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是在西漢以後,魏晉時代正式提倡以孝道治天下。 我們看到二十四孝中有名的王祥臥冰,他就是晉朝的大臣。 晉朝以後,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一直下來,都是“以孝治天下”。我們看歷朝大臣,凡是為國家大問題,或是為愛護老百姓的問題,所提供的奏議,很多都有“聖朝以孝治天下”的話,先拿這個大帽子給皇帝頭上一戴,然後該“如何如何”

提出建議,這是我們看到中國文化提倡孝的好處、優點。但是天下事談到政治就可怕了,我們關起門來研究,也有人利用孝道作為統治的手段。 誰做了呢?就是清朝的康熙皇帝。

康麻子的教孝教忠

我們看歷史,經常可以看到有個因果律,如清朝,孤兒寡婦率領三百萬人,入了中原,統治了四萬萬人,最後清朝完了,又仍然是孤兒寡婦,夾了一個皮包,回到關外去了。一部歷史,怎麼樣開始,就是怎麼樣結束,好像呆板的。 古今中外的歷史,也幾乎完全是跟著迴圈往復的因果律在演變。清朝孤兒寡婦入關以後,順治很年輕就死掉了,不過這是清朝一個大疑案,有一說順治沒有死,出家去了,這是清人歷史上不能解決的幾大疑案之一。 接著康熙以八歲的小孩

107

49論 語 別 裁

當皇帝。 到十四歲,正式親政。 老實講,那時候如果是平庸之輩,要統治這樣龐大的四萬萬人的中國,是沒有辦法的,但這個十四歲的小孩很厲害,康麻子——康熙臉上有幾顆麻子的——十四歲開始統治了中國幾十年,(康熙八歲當皇帝,十四歲親政,六十九歲去世,在位六十一年。)清朝天下在他手裡安定下來。 當時,中國知識分子中,反清復明的人太多了,如顧亭林、李二曲、王船山、傅青主這一班人都是不投降的,尤其是思想上、學說上所作反清復明的工作,實在太可怕了。結果呢?康麻子利用中國的“孝”字,虛晃一招,便使反清的種子一直過了兩百年才發芽。 清兵入關,有三部必讀的書籍,哪三部書呢?滿人的兵法權謀,學的是《三國演義》,還不是《三國志》,在當時幾乎王公大臣都讀《三國演義》。第二部不是公開讀的,是在背地裡讀的——是《老子》,當時康熙有一本特別版本的《老子》,現在已經問世,註解上也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但當時每一個清朝官員,都要熟讀《老子》,揣摩政治哲學。 另一部書是《孝經》。但表面上仍然是尊孔。 說到這裡,諸位讀歷史,可以和漢朝“文景之治”作一比較,“文景之治”

的政治藍本,歷史上只用八個字說明——“內用黃老,外示儒術。”這麼一來,康熙就提倡孝道,編了一本語錄——《聖諭》,後來叫《聖諭寶訓》或《聖諭廣訓》,拿到地方政治基層組織中去宣傳。 以前地方政治有什麼組織呢?就是宗法社會中的祠堂,祠堂中有族長、鄉長,都是年高德劭,學問好,在地方上有聲望的人。 每月的初一、十五,一定要把族人集中在祠堂中,宣講聖諭,聖諭中所講都是一條條作人、做事的道理,把儒家的思想用進了,尤其提倡孝

108

為 政 第 二59

道。進一步分析,康熙深懂得孝這個精神而加以反面的運用。要知道康熙把每一個青年訓練得都聽父母的話,那麼又有哪一個老頭子、老太太肯要兒子去做殺頭造反的事呢?所以康熙用了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