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6部分

不到百分之一的誤差,就決定了釉裡紅的生死。

元代是釉裡紅創燒的年代,但因為失敗過多,導致它不能發展。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在做一件事的時候,如果有一次失敗,一般都不會退縮,會繼續實驗。但如果總是失敗,就容易放棄。畢竟古時候的人,不可能個個都是愛迪生,失敗了成百上千次,還是百折不撓。

釉裡紅的第二個燒造期,是緊挨著元朝的洪武時期。而且洪武時期,應該是釉裡紅的旺盛時期。這跟當時的歷史時期,是有很大關係的。朱就是紅色,而且年號“洪”武,又跟“紅”是諧音。再加上朱元璋,歷史上參加的是紅巾軍,導致他對紅色極感興趣。所以現在看到的洪武時期的瓷器,釉裡紅甚至多於青花。這在整個瓷器歷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康先生,這個高足碗,是清朝還是明朝的?”於立飛看了一會之後,見康威浩一個人有些無聊,就走過去,輕聲問。

“這個得看吳老的鑑定。”康威浩很有自信的說,他對這件古玩很有信心。他自己本身就是收藏家,這隻釉裡紅三果紋高足碗,也讓不少人見過。

“康先生,這隻釉裡紅三果紋高足碗還真是不錯,你真的有意捐贈給我們博物館?”吳文古放下放大鏡,小心翼翼的碗擺到桌子中央,緩緩的說。

ps:下旬了,大家手裡應該又有月票了吧?給大可投一張吧,感激不盡。(未完待續。。)

第二百六十二章 釉裡紅三果紋高足碗

聽到吳文古認可自己的高足碗,康威浩很是高興。吳文古是全省知名專家,他鑑定的古玩,雖然不出鑑定證書,可是效果不比那些有鑑定證書的差。他這隻碗給不少看過,有一些人說看不準,有些人覺得是雍正朝仿的。甚至還有些人說是,民國仿的。

“當然是真的。”康威浩很是篤定的說。這隻碗現在的行情價,應該在五十萬左右。可是當初他收這隻碗的時候,只花了一百多塊錢。

哪怕就是博物館不給他錢,他也願意把這隻高足碗捐贈出來。一個收藏家,如果沒有一二件東西捐贈給博物館,都不好意思跟別人說自己是收藏家。

“立飛,你也看看吧。”吳文古把手套取出來,放到於立飛面前,說道。他對於立飛在工作和生活方面,不再擔心。可是於立飛是不是還像剛來潭州那樣,喜歡古玩?只要聽聽他對這隻高足碗的看法,就一目瞭然了。

“好。”於立飛沒有再謙虛,這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而且他是晚輩,就算說錯了,也不用擔心什麼。

於立飛戴上手套之後,沒有馬上上手。他雖然心裡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判斷,可是還想再證實一下。如果一上手,腦海裡馬上就會有結果,那就失去了鑑定的樂趣。鑑定古玩,不比賭石。

賭石一刀見分曉,可是古玩卻能學習文化傳承。每個時期的物件,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和工藝。甚至有的時候,一件古玩,就有一個故事,能發現一段歷史,其中的樂趣要大於收藏的價值。

釉裡紅是在元代開始燒造的,明初輝煌了一段時間,在宣德就停止了。差不多二百年之後。康乾盛世再度輝煌,隨著盛世的結束,釉裡紅也就結束了。可以說,釉裡紅的燒造,都是伴隨著盛世出現的。

“立飛,釉裡紅三果紋高足碗,以前你見過沒有?”吳文古問。要是於立飛一竅不通,也不能浪費大家的時間。如果於立飛認識高足碗,能說個一二三,那才是真正的交流。

“在古玩市場見過新的。在書上也查過一些資料。”於立飛謙遜的說。古玩市場真東西當然有,但新仿、舊仿的東西太多。可以說,不管什麼樣的東西,都能在古玩市場找到,但絕大部分是仿的。想要買到開門的東西,那就得看眼力和運氣了。

“看來你還是做了些功課的。”吳文古微笑著點了點頭,雖然於立飛開了古玩店。但如果不經常去古玩市場逛,就不能與時俱進。

柴宏偉倒臺之後,吳文古一度很為於立飛擔心。於立飛之所以會轉正。是因為無償捐贈了寧刻本《南嶽舊稿》。柴宏偉被調查,也是因為《南嶽舊稿》。柴宏偉把無償捐贈,變成了有償獲贈。

這次柴宏偉被處分,於立飛會不會被開除呢?他甚至還想為這件事。去找找文物局的任志偉。想讓自己的學生,跟文物局的領導商量一下,不管怎麼說,於立飛當初捐贈《南嶽舊稿》。並沒有私心。

張晉傑擔任新的館長之後,吳文古也特意找過他,就是為了談於立飛的事情。可是張晉傑的態度很奇怪。他告訴吳文古,於立飛的事情無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