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什為隊,每五十個人有一個隊率;兩個隊為一屯,每一百人有一個屯長;
兩個屯為一個曲,每兩百人有一個軍侯;兩個曲成一部,每四百人有一個軍司馬。
通常每五個部為一個營,即兩千人為一**的作戰單位,通常統軍者乃將軍或是校尉。
屯長,就是百夫長了,在得到了王羽繳獲的戰利品後,才能達到百夫長身上有甲穿,可見幽州軍的步卒裝備有多簡陋,比起黃巾軍也好不到哪兒去。
為此,王羽曾私下裡向田楷打聽,發現實際情況,比表面看上去的還糟糕。
在公孫瓚正式圖謀冀州之前,幽州軍中根本就沒有步卒的編制。公孫瓚作戰的目標是塞外的胡虜,而他的作戰風格就是進攻,再進攻,要步卒何用?
這些步卒,都是他南下併發檄文之後,從各郡國裡湊起來的郡兵甚至民壯,搬運糧草輜重還算是得力,打仗麼?相對於幽州軍那些身經百戰的騎兵,步卒們頂多也就是虛張聲勢的湊個數了。
所以,用騎兵開啟局面,步卒隨後掩殺,擴大戰果,就是這場會戰的最佳策略。
其他的策略,都是在不進行主力會戰的前提下才能實施。公孫瓚和幽州眾將眼下都是志得意滿,自認天下之大,無不可為,王羽也不好勸得太深,太頻繁,以免吃力不討好,傷了兩家的和氣。
實際上,公孫瓚的心思,他已經窺得了幾分。
白馬將軍離梟雄還有很遠的距離,和呂布一樣,他的驕傲和寧折不彎的脾氣,是爭鼎天下的致命弱點。此外,他也很不擅長隱藏心事。
只交談過兩次,王羽就意識到了,自己若是反覆勸說,顯得太過熱切,很容易就會被公孫瓚和幽州眾將當成心懷叵測的小人,懷疑他試圖吞併幽州軍。
王羽的確有這樣的想法沒錯。在很久很久之前,他就開始窺視幽州、幷州,這兩支強軍了。不過,他也知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的道理,交情不夠深、形勢沒成熟之前,任何過界的舉動,都會激起對方強烈的反彈,以至反目成仇。
所以,王羽乾脆就不勸了,徹底把自己擺在援軍的位置,任憑公孫瓚安排的同時,專心籠絡趙雲。大老遠的跑一趟,總得有點收穫不是?
對此,公孫瓚和幽州眾將都很滿意。
公孫瓚還是老大哥的心態,認為應該是自己照顧王羽,等到這仗勝了,全取冀州之後,就可以順勢展開勤王戰略了。以幽州鐵騎的戰力,加上冀州的富庶,天下誰人能擋?
既然王羽不再試圖左右自己的戰略,那就應該是沒有染指自己部隊的心思了。待大功告成之時,他在朝中固然大權在握,但也會給王羽這個兄弟留個煊赫的位置。
至於王羽為何拉著個投軍的少年不放,公孫瓚一點都不在意,他崇尚的人才理念是這樣,就算很有本事,也得先從基層做起。只要是人才,最終就會脫穎而出,要是沒這份兒耐心,就算有本事,他也看不上眼。
而單經、嚴綱等人,本也不喜歡有人來和自己搶位置,樂得坐觀其成;田楷倒是有所察覺,但他只要王羽不和公孫瓚起衝突就心滿意足了,哪裡還會去管一個小兵的歸屬?
因此,王羽明目張膽的挖角行動,沒引起任何麻煩,除了劉備之外,甚至沒人持續的關注此事。
只可惜,劉備沒有掐指一算的本事,從一開始他就全面落後了。
趙雲因仰慕白馬將軍的威名而來,自己帶了匹白馬,就算做不成騎將,也更願意做一名騎兵;而劉備的部隊是純步兵部隊,除了供將領騎乘的馬之外,就只有幾匹老弱馱馬,對趙雲這樣一心要做騎將的人,吸引力自然很有限。
當然,關鍵還是王羽的存在,從一見面開始,他就表現出了相當的重視,搶到了先手。
而且他的名聲比劉備響亮許多,忠義無雙,天子的肱骨之臣,大漢冠軍侯,這一堆光環,晃得素有忠義之心和報國之志的趙雲眼花繚亂,哪裡還注意得到旁人?相對而言,劉備那個所謂的漢室宗親的名頭,簡直弱爆了。
中山靖王劉勝是個生不逢時之人,他正好趕上了漢武帝剛即位,七國之亂剛結束不久的那個時代,藩王的權力被削弱到了極點。
劉勝是個聰明人,知道韜光養晦的道理,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酒色之上,並因此得到了朝廷的褒獎,被譽為‘漢之英藩’。此人最大、最出名的本事就是開枝散葉,光兒子就生了一百二十多個!
子生孫孫生子,到他去世的時候,把他的兒孫集結起來,組成兩部兵馬,一點壓力都沒有。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