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他第一次出現時,標明的字幕是“原中國留法學生”;

他第二次出現時,標明的字幕是“原中共中央機關工作人員”;

他第三次出現時,標明的字幕是“原上海市政協委員”。

鄭超麟比鄧小平年長三歲,年輕時赴法留學,曾與鄧小平同住一室。此後,他與鄧小平有過許多交往。正因為這樣,他是鄧小平早年革命活動不可多得的健在的見證人。他多次出現在大型文獻紀錄片《鄧小平》中,是理所當然的。

鄭超麟先生引起廣泛注意,最初是在鄧小平女兒毛毛所著《我的父親鄧小平》一書出版時。

那是在1989年,鄧小平的女兒毛毛來滬時,曾去訪問了耄耋老人鄭超麟,請他回憶當年與鄧小平一起在法國留學的情景。後來,毛毛在《我的父親鄧小平》一書中,多次提及了鄭超麟。

本來,作為一個歷史見證人,被寫入《我的父親鄧小平》,也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是對於鄭超麟來說,這是非同尋常的。因為他是一個特殊的人物。他曾被“冷凍”了多年。所以,他的名字出現在《我的父親鄧小平》一書中,曾使許多知道內情的人驚訝不已!

闖入托派禁區(3)

後來,他居然走上螢幕,出現在大型文獻紀錄片《鄧小平》中,更是非同尋常。

我望著鄭老安詳的遺容,記起1984年第一次採訪他的時候,我卻如同闖進了禁區,進入“地雷陣”——因為在那個時候,託派仍是可怕的名聲,尤其是他這樣的託派領袖。儘管當時他是上海市政協委員,但他幾乎不為記者、作家的筆所觸及,而且行動並未完全自由。

當時,我是在上海市監獄採訪時,得知了他的特殊經歷,要求前去採訪。上海市監獄告訴我,必須向有關部門辦理手續,得到批准,方可前往。不然,你會“說不清”的!

這“說不清”三個字,表明了鄭超麟的特殊。也就是說,弄得不好,我會被懷疑跟託派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