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3部分

艦擋住了日本輕型艦隊向他的戰列巡洋艦射出的魚雷。“這是非常令人欽佩的英勇行動,”李景曦在海戰後的報告中寫道,“可以說他們的犧牲救了我們的戰列巡洋艦。”

與此同時“民權”號也跟著“勝利”號從那些殘骸旁駛過,艦員們都能看到數以百計的落水者在水中掙扎,梅文利上尉下令自己負責的損管控制部門將救生艇拋下海,這一行動挽救了相當多的生命,而在海里掙扎的人仍然鬥志高昂,“民權”號的艦員們不止一次聽到水裡人們的叫喊聲:“幹掉小日本把他們全乾掉,快點”

此時三艘日本戰列艦也接近了戰場,並且看到在燃燒的殘骸前駛過的中國戰列巡洋艦——那些巨大的艦影映在熊熊火光中,可以說十分醒目。日本戰列艦立刻開啟了探照燈,罩住了“勝利”號,並且立即開火射擊。與此同時,“青森”號輕巡洋艦和四艘日本驅逐艦也迫不及待的向“勝利”號齊射魚雷,但讓日本人失望的是一枚也沒有命中。。。。

更多到,地址

(二百六十六)海上不眠夜

在日本戰列艦開火射擊一分鐘之後,即10時52分,“勝利”號戰列巡洋艦再次開火,這一次她的炮口指向的則不是“青森”號輕巡洋艦,而是“扶桑”號戰列艦。“勝利”號的第一輪齊射就擊中了“扶桑”號的後甲板。“扶桑”號上立時騰起一道霹靂般的火焰,紅色的爆炸閃光劃破了黑暗,連高掛在天空中的明月都為之失色。

看到擊中了敵艦,“勝利”號上的官兵們忍不住齊聲歡呼起來。

這場夜間大戰的**終於來臨。

“勝利”再次開始了齊射,她身後的“民權”此時也跟著開火,在發現了隱藏在“扶桑”號身後的“山城”號,“民權”號將炮火從“扶桑”號上移開,向“山城”號猛射,而兩艘日本戰列艦也不甘示弱,這兩座日本海軍造艦史上史無前例的“多炮塔神殿”開始了兇猛的齊射,夜空中到處都飛翔著無數的亮點,當時衝鋒在前的“勝利”號艦長斯科特海軍上校回憶道:“這是我所看見過最為壯麗的景色,流星一樣的炮彈在夜空劃出一道又一道的死亡弧線,彷彿‘啟示錄’裡世界末日來臨時的巨大冰雹從天空中落下,在海面上激起了小山一樣的水牆,我舉著望遠鏡,看著對面向我們不斷開火的兩艘日本戰列艦,它們在黑暗中就好象兩列燈火通明的列車,快速的疾駛過山崗。……日本艦隊的附近激起了一座座幾乎不倒的水牆,震耳欲聾的爆炸聲簡直讓所有的人失去了感覺。”

而此時在“扶桑”號戰列艦上,艦長大石正吉大佐目睹著遠處兩艘中國戰列巡洋艦炮口噴出的火光將天邊映得一片通紅,心中也滿是震撼之意。

此時“扶桑”號的探照燈光掃向“勝利”號,永田泰次郎和他的參謀們用望遠鏡仔細檢視著這艘如同噴火的巨龍一樣的高大戰艦,永田泰次郎仔細端詳著這艘鉅艦的艦橋,終於確信這是中國海軍最新式的“戰列艦”。

此時所有的日艦全部瞄準了“勝利”號,各種不同口徑的炮彈射向這艘戰列巡洋艦,日本輕型艦艇同時發射了一大批的魚雷。但幸運再次降臨在“勝利”號上,日本人射出的魚雷沒有一枚命中,而“扶桑”號射出的三發356毫米炮彈全被“勝利”號的裝甲板擋了下來,另外有二十餘發不同口徑的炮彈擊中了“勝利”號的上層建築,造成了廣泛但僅僅是表面上的破壞,日本人射出的許多炮彈都沒能爆炸,更多的炮彈直接碎裂掉,根本無法擊穿“勝利”號的裝甲板。儘管如此,這些表面上的破壞仍然給“勝利”號造成了不少麻煩:部分通訊系統的線路被毀,一臺火炮指揮儀也受到了損壞。

日本人並不知道,和歐洲各國海軍的戰列巡洋艦不同,他們眼前的這艘中國戰列巡洋艦的防護效能極其強悍,象“勝利”號的主裝甲帶為305毫米,外傾21度,水平防護裝甲為180毫米,另有90毫米的甲板裝甲,而炮塔正面裝甲則達到了驚人的460毫米,司令塔裝甲最厚處達到420毫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勝利”號更應該劃到“快速戰列艦”的範疇裡,而不是“戰列巡洋艦”。

而作為日本第一代“超弩”級戰列艦,“扶桑”號的側舷裝甲帶最厚處為305毫米,炮塔正面裝甲為305毫米,炮塔頂部裝甲厚114毫米,炮座厚203毫米,穹甲76毫米,司令塔裝甲最厚處為350毫米。“扶桑”號是日本人片面追求火力忽視防護的產物,而這樣設計所造成的嚴重後果,將在這次海戰中暴露無遺。

此時“勝利”號和“扶桑”號互相射擊,“民權”號和“山城”號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