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4部分

0師了。紅軍坦克第30師於1941年3月剛剛組建,戰鬥訓練則從5月才開始進行。在開戰時,這個師駐擁有9000餘人和197輛陳舊的“t-26”坦克。全師除了坦克炮和輕兵器的彈藥外,什麼彈藥都沒有(包括迫擊炮,火炮,高射炮),也沒有炮兵牽引車。由於部隊組建不久。全師訓練水平普遍不高。更糟的是,該師其實與軍、集團軍並無有效的有線電話和無線電聯絡,只能依靠派出聯絡代表來傳遞訊息。在師內部,指揮也同樣非常麻煩,往往要師長或師部軍官親自跑到部隊下達命令(其它蘇軍部隊也大抵如此)。對友鄰部隊以及敵方的情況。師司令部也不甚瞭然。直到晚上21點接到軍部命令之前,全師的戰鬥行動所依據的全部情報,只有戰前下發的國境防禦計劃和師屬偵察營所獲得的少量情報。…;

按照戰前計劃規定的行軍路線,坦克第30師在德機不斷的空襲下向國境線一路開進。下午13時,其先頭部隊與華軍裝甲第18師遭遇,雙方旋即展開戰鬥。組建於1940年的華軍裝甲第18師編有第18坦克團。第52、101摩托化步兵團,第88摩托化炮兵團,第18摩托車營。第88偵察營和第88反坦克營。該師擁有坦克224輛,其中“行者”85毫米炮型36輛、100毫米炮型126輛。無論是坦克數量還是質量,中方都佔有優勢(紅軍坦克第30師的197輛坦克中開到戰場的大約只有170輛),而且華軍裝甲師還擁有坦克第30師所沒有的炮火和空中支援。面對這樣強有力的敵人,紅軍坦克30師只能以原地射擊來阻止華軍坦克一次又一次的衝擊(在戰爭初期,蘇聯坦克經常採用這種原地射擊的方法。其結果往往是變成對方炮兵的固定靶子),但在華軍85、100毫米坦克炮的打擊下。紅軍裝甲薄弱的“t-26”被大量擊毀。經過激戰,損失坦克100輛左右,人員傷亡約2000餘的坦克第30師在攻勢凌厲的華軍壓迫下被迫後退。到了夜晚,本來指望能暫時喘口氣的蘇軍,又遭到得到空投照明彈指引的30多輛中國坦克的攻擊,只得繼續退卻。在擊退蘇軍這一微弱的反擊後,林毓英的第2裝甲叢集繼續發展進攻。打著l字標誌(林毓英名字的頭一個字母)的坦克、摩托化縱隊宛如長蛇在廣袤的俄羅斯大地上穿行。林毓英本人的摩托化指揮部(包括2輛無線電裝甲指揮車,若干越野汽車和摩托)就在這縱隊當中,及時有效的指揮著整個裝甲叢集的行動。到當日日終,林毓英裝甲叢集的摩托化第24軍(方念祖中將指揮)已經在蘇聯土地上推進了70多公里,並且佔領了多處重要交通樞紐。

而就在蘇聯東方戰線一片混亂之際,遠在莫斯科克裡姆林宮裡的斯大林,並不清楚前線的真實情況。

(五百六十)失誤的代價

斯大林一直幻想能實現幾代沙皇的夙願,但現在他知道,自己錯了。

在華軍攻勢的第一天,莫斯科接到了從西伯利亞特別軍區司令員基爾波諾斯上將那裡發來了幾份關於華軍情況的報告。他們報告說,中隊在這天夜裡向蘇聯發動了進攻。值班的人民委員立即打電話報告了斯大林。斯大林沉默了一會兒,命令鐵木辛哥、朱可夫和瓦圖京到他那裡去。當朱可夫趕到時,政治局全體委員已經在那裡了。斯大林像往常一樣,在桌旁踱來踱去。當應召前來的軍事首長們進來時,他對大家問道:“我們該怎麼辦?”

沒有人應聲。

“應該立即訓令邊境各軍區所有部隊進入一級戰備。”在令人窒息的寂靜中,朱可是夫終於說了話。

“把訓令讀一下。”斯大林說道。

朱可夫把在總參謀部擬訂的訓令草稿讀了一遍。草稿強調必須根據打退敵人進攻的作戰計劃採取堅決行動。斯大林在他總參謀長宣讀完畢後,他點了點頭,表示同意:“就這樣吧。”

當軍人們回去作必要的部署時,斯大林似乎是自言自語地說道:“我想這是中國人在向我們挑釁……難道他們敢發動戰爭?”

政治局委員們於2時多散去。首都最短的一夜降臨了。斯大林疲憊地從自己的裝甲轎車的視窗處望著寂靜無人的街道。他還不知道,中國的飛機已經飛來轟炸蘇聯的城市和機場,中國的坦克兵正把坦克開過蘇軍的陣地,中國的將領們越來越頻繁地看著自己的手錶。錶盤上的指標正在接近決定命運的時刻。當斯大林在他自己工作和休息的別墅的辦公室沙發上鋪好被褥剛要入睡,有人小聲地敲門。敲門聲令人心驚肉跳,因為從來沒有人敢把斯大林叫醒。也許出了最糟糕的事。難道他真的失算了?

斯大林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