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活動等多種原因導致體內膏脂堆積過多,使體重超過一定範圍,或伴有頭暈乏力、神疲懶言、少動氣短等症狀的一種疾病,是多種其他疾病發生的基礎。
《內經》把肥胖分為肥、膏、肉三個型別。《靈樞·衛氣失常》日:“人有肥、有膏、有肉……膕肉堅,皮滿者肥;胭肉不堅,皮緩者膏;皮肉不相離者肉。”其中以膏人“縱腹垂腴”為首。可以看出這是根據皮下脂肪的多少,對肥胖進行分型,有別於眾人“皮肉脂膏,不能相加”的特點。在《靈樞·陰陽二十五人》中認識到肥胖者特有“氣有餘”體質。並且《內經》已記載肥胖與消渴、中風、偏枯、痿厥等多種疾病有關,均由攝入過多所導致。如《素問·通評虛實論》雲:“凡治消癉僕擊,偏枯痿厥,氣滿發逆,肥貴人,則高粱之疾也。”後世醫家在《內經》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對肥胖的認識。漢·張仲景《金匱要略·血痺虛勞病脈證並治》說:“夫尊榮人骨弱肌膚盛。”發現肥胖者易於發生骨的病變。元·朱彥修《丹溪心法》及清·喻昌《醫門法律》提到肥人多痰溼。明·張介賓《景嶽全書·雜證謨》認為肥人多氣虛。清·吳道源《女科切要》認為:“肥白婦人,經閉而不通者,必是溼痰與脂膜壅塞之故也。”在治療方面,《素問·奇病論》日:“治之以蘭,除陳氣也。”是主張透過芳香清化之品來治療肥胖及其併發病證;而《丹溪心法·中溼》提出肥胖應從溼熱及氣虛兩方面著手。
本病證主要涉及西醫學中的單純性(體質性)肥胖、代謝綜合徵等疾病。其他具有明確病因的繼發性肥胖,應以治療原發病為主。對於無症狀的2型糖尿病,若肥胖者可參考本病辨證治療。
【病因病機】
肥胖的病因與飲食、年齡、先天稟賦、缺乏運動等多種因素相關。胃強脾弱之人,在病因作用下,釀生痰溼,導致氣機執行不暢,血行瘀滯,鬱遏生熱,導致肥胖及相應病理變化。
一、病因
1。飲食失節
暴飲暴食之人,常胃熱偏勝,腐化水谷之功能亢旺。大量攝人肥甘厚味,困遏脾運,久則致脾之運化功能受損。進一步發展,則導致超量水谷不能化為精微,遂變生膏脂,隨鬱氣之流竄而停於筋膜腔隙,形成肥胖。故《素問·奇病論》有“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之論述,表明了飲食失於節制是導致肥胖的關鍵因素。
2。年老體弱
壯年之後,正氣漸減,尤其陽氣漸耗,陰氣漸勝,起居變衰,使肺、脾、腎主水失職,痰濁漸生,與漸盛之陰氣相互促進,推動體重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不斷加重。《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年四十……起居衰也;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
3。先天稟賦
肥胖發病具有一定的家族多發性。現代研究發現具有一定的遺傳特性。體質與遺傳有密切關係。中醫認為陽熱體質,胃熱偏勝,食慾亢進。攝人過多水谷,困遏脾運,痰濁內生,堆積而發為肥胖。
4。缺乏運動
則生陽,靜則生陰。喜坐懶動之人,陰盛而陽弱,’陽氣之氣化功能不足,可致津液不歸正化,停為痰溼,化為脂膏而致肥胖。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養性》有“養性之道,常欲小勞”、“飽食即臥,乃生百病”的告誡,認識到合理的體力活動是必須的。
二、病機
肥胖病機為胃強脾弱,釀生痰溼,導致氣鬱、血瘀、內熱壅塞。所謂胃強脾弱是相對而言的。陽明陽盛,胃強者易於化熱,胃熱消灼,使水谷腐熟過旺。太陰陰盛,脾為土性,易傷陽氣,易受溼困,乃生痰之源。胃納太過,壅滯脾土,一則釀生溼熱,進而化生痰溼;二則損傷脾陽,脾失運化而生痰溼。痰溼阻礙氣機則致氣鬱。無論痰溼還是氣鬱,均可壅鬱生熱。痰瘀互生,氣鬱血瘀,熱傷血絡。因此,在痰阻、氣鬱、內熱的基礎上,也可形成瘀血。《素問·奇病論》雲:“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中滿”即痰溼、氣鬱。《靈樞·逆順肥瘦》說:“廣肩腋項,肉薄厚皮而黑色,唇臨臨然,其血黑以濁,其氣澀以遲。”即指在肥胖痰溼基礎上,發生血瘀和氣滯。
病位主要在脾胃及肌肉,但與腎氣虛衰關係密切,並可涉及五臟。
本病有虛、實之不同,但總體上是實多虛少。實主要在於胃熱、痰溼,其中胃熱是痰溼之因,膏脂堆積而成痰溼是胃熱多食之果。先賢有“肥人多痰”之說。痰溼常與氣鬱、瘀血、水溼相兼為病,故痰瘀互結、痰氣交阻、痰飲水腫者常見。虛主要是脾氣虧虛,運化不足而水谷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