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領導者的艱難過程,這期間需要讓遊戲規則也朝這個方向轉變,所有的思想、情感、行為方式都朝這個方向做一個變化。
序言(13)
民營企業最大的問題是組織架構,要在不同的階段採用不同的組織形式。一開始是合夥制,繼而變成股份制,還有可能上市,有國際資本介入。組織有時像一件衣服,應當先做衣服後長肉,業務量和組織的大小要相應變化。創業階段私人家族絕對有利,成本低協調性好。挖完第一桶金,私人家族就不行了。李嘉誠強調長江實業不是家族公司,李澤楷回港創業是在別的公司打工,幾年之後才到和記黃埔,從很低的薪水一點點幹起來。我理解他的意思,他的公司是一個正規的組織。15年以前,新世界和李嘉誠公司的規模差不多,但新世界完全是家族化,不用職業經理人,現在業務萎縮得很小了。這就是組織的張力造成的兩種結果。
ⅩⅩⅦ民營企業一定要提前佈局,讓組織提前發展,甚至超越業務發展。民營企業初期有活力,當全社會都有活力的時候,自我約束就很重要了,有動力無約束反而成為劣勢。國企是有約束無動力,我們公司把資源和體制做了一個調整,保持動力,把國企的約束力給自己加上。
民營企業能複製的組織形式,一類是機關,一類是家族和江湖。有的民營企業發的檔案像紅標頭檔案一樣,老闆寫的文章像雜誌社論一樣。另一類不知不覺中把公司辦得像家族、江湖,這是不自覺地把組織複製得過分中國化。我經常看到一些公司的標語緊跟政治氣候,落款為“某某公司宣”,完全是機關作風。現在民營企業可以複製外國的商業組織和非營利組織,複製的同時也可以去創新。以往的民營企業領導人特別忽視這一點,對賣東西感興趣,對組織架構卻不重視,很晚了才想起來引進戰略投資人、股東。
引進資本的意義在於改造組織,改造人的行為模式,修正目標,加快發展。前幾年,幾家影視公司遇到一個好的機會,有外國資本進入,一家是華誼兄弟,一家是中博影視。民營企業是否能夠發展壯大,是否能進步,重點在於組織變革和公司肌體的保健。
民營企業要管理好自己的慾望,明確好自己的目標,合理架構組織,認真追求績效。無論什麼行業,只要做到這幾點,這家民營企業都會發展得很好。
ⅩⅩⅧ彼得·德魯克這本《管理:使命、責任、實務》要在中國出版簡體字版,機械工業出版社邀我作序,於是結合自身經驗,捋出幾條土經作為參照,或許對飽受煎熬的民營企業有些幫助,將管理聚焦到目標、組織和績效上來,綱舉目張、守正出奇、步入坦途。
馮侖
萬通集團譯者序Management:Tasks;Responsibilities;Practices
有關彼得·德魯克先生的生平及其豐功偉績;鑑於國內外已經有數不清的報道和評價,譯者在這裡不想再做任何贅述,因為這顯然超出了作為德魯克先生的大作——《管理:使命、責任、實務》的中國譯者對讀者的“使命和責任”。
這部濃縮了德魯克先生幾十年知識經驗與管理思考的浩瀚鉅著,管理學的《聖經》,以其簡潔而濃縮的書名道出了管理學的真諦——使命、責任和實務。可以說,任何一本鉅著的寫作過程,都是一種特殊的管理過程。在本書的寫作中,讀者不難發現:德魯克先生實際上是率先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再次實踐了自己所倡導的管理理念、管理哲學和管理工具。
序言(14)
面對管理大師的鉅著,實在不敢有所妄言,而且也絕不敢期望短短的2 000字就可以把大師的思想和特色表述清楚。援引德魯克先生的一句名言:管理就是實踐。相信,只有在反覆閱讀和學習他的大作(並實踐)之後,才會真正有所感悟、有所啟發。下面僅就閱讀、學習、再讀、翻譯、再讀、再譯、再學中的兩點體會與廣大讀者分享。
第一,本書從內容上囊括了德魯克先生非常經典的真知灼見。這首先表現在他提出了許多膾炙人口、切實可行的先進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在本書中,作者以管理熱潮向管理績效的轉變入手,圍繞經營績效、服務機構的績效、富有效率的工作和有所成就的員工、社會影響和社會責任、管理者的工作、管理技能與組織管理、高層管理者的任務與組織、戰略與結構等方面,系統地探討和揭示了企業使命、企業責任、員工責任、員工資產、知識工作者、目標管理、管理分權、組織設計、規模、多元化、多國公司、成長和創新型組織等方面的問題。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