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要等她呀。”明霜眨了眨眼睛,笑得狡黠,“不是還有你麼?”
“……”他垂頭沒有言語。
“你在京城住了多久?”
江城回道:“十幾年了。”
“果然叫你出來是對的,這大街小巷你一定比遙遙熟悉。”她一臉的高興,“就從這條街起吧,咱們去把京城裡所有的布店和綢緞莊都逛一遍!”
東華門街賣緞子的店鋪不多,走到尾才見著一家,但門面規格都比她們家的要好,一進去視線開闊,光線很足,照得那錦緞也跟著熠熠生輝。
店裡統共三個夥計,兩人招待,一人專管茶水果點。來瞧絲綢的都是富裕人家,對這些小巧的心思十分滿意。
“姑娘。”正送走了一個客人,那夥計堆著笑迎上來,“想挑什麼緞子?是做衫子呢還是做襖兒?馬上入夏了,店裡新進了一批上等的好料,正適合做裙子,穿上去又清爽又涼快。”
明霜拿眼忘了一圈,然後含笑著點頭:“不知道近來你們這兒賣得最好的是什麼綢緞?我才打杭州來,還不知曉京城裡的姑娘小姐都愛好什麼樣式。”
“那您可來對地方了。”店夥急忙帶她去貨架旁邊,抬手先取了一匹,“杭州那可是絲綢之府,綢緞的祖宗,這幾匹都是打那兒採買運來的,您瞧瞧。”
他拆開來讓她打量,“頂好的皓紗,京城這兒又管叫雪紗,輕薄如紙,通身冰涼,大戶人家的小姐太太一到夏天就喜愛買這個。”
明霜笑笑:“原來如此,是挺舒服的……什麼價?”
“近來賣得多,價格便宜,二十五兩一匹。”
“江南的人矜持溫柔,偏好素淨的顏色,京城呢富麗堂皇,都喜歡大紅大紫。”店夥說著又拿了一匹,“一般啊像這種妃色、桃紅、石榴紅、緗色、蔥青是賣得最好的,當然寶藍、松花綠、紫棠、玄青售得也快,不少公子老爺愛這些個顏色。”
她若有所思地點頭。
看了約摸有兩炷香的時間,那夥計前後把鋪子裡十來匹緞子拿給她瞧,說得嘴都幹了,到最後明霜也沒有要買的意思,喝罷茶水就吩咐江城走人了。
“……不買嗎?”他著實有些驚訝,問得如此詳細,又是比劃又是量身段,試了這麼多綢緞,想不到她竟一匹也沒有買。
“誰說我要買了?”明霜連頭也沒抬,取出紙筆來,把方才那些綢緞的顏色紋飾價格一一記下來。然後煞有介事地對他說道:“貨比三家這個道理知道麼?不去瞅瞅別家的是什麼價格,萬一買虧了呢?”
江城似懂非懂地頷了頷首。
明霜望著他笑道:“怎麼?從前沒陪姑娘家逛過街?”
“沒有……”
“我想也是。”她收起筆,“看來往後小姐只能辛苦點,多教教你了。”
“多謝小姐……”
出了東華門街,過了州橋就是界身巷,明霜把這一路的商鋪全看了個夠,哪些布料賣得最好,哪些花式顏色新鮮,價錢幾何,成本多少,盡數拿筆幾下。
界身巷內全是做金銀彩帛交易的,大手筆的老闆很多,如果鋪子是開在這個地方,那錢途必然不可估量,就算她每天什麼也不做都能數到銀子。
只是,這地方的商鋪價格應該不菲。
明霜捏了捏有些發酸的手腕,想休息一下,看到身後屹立不動的人,於是扯著他衣角問道:“小江會寫字麼?”
他應聲:“會。”
“哎呀,那正好。”她笑逐顏開,拉過他的手把筆和冊子放上去,“來,我說你寫。”
還沒等江城動筆,明霜忽然又攔住他,“等等,找個沒人的地方去。”
他一臉不解,推著她尋了處僻靜的地方。明霜靠在椅子上,喝了口水潤嗓子。
“鳳尾錦,芍藥提花,茜色、棗紅、丹色最佳,售價二十兩;花香緞,雲紋織錦,秋香色、艾綠色、藕色、丁香色最佳,售價三十兩;蟬翼紗,金絲滾邊兒,銀紅色最佳,售價五十兩……”
這些東西統統都是方才那件店鋪她所看過的布匹,江城驚異之餘,忍不住道:“小姐……記這個作甚麼?”
“作甚麼?做生意呀。”她嫣然一笑,說得理所當然,“不知彼,不知己,逢戰必敗,要開店做買賣當然是先摸清楚人家賣的什麼價,時下又有哪些東西好賣。反正他們也不知道我是金鑲玉的東家,裝作尋常客人問問價格不是剛好麼?”
對於生意經營上他自是一竅不通,想不到她還有這樣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