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你能夠幹什麼,陛下又會提拔你做什麼?”
這個韓藝倒是還真沒有想過,因為這個不是他能夠控制的,他想當宰相,李治會讓他當嗎?如實道:“太尉,這不是我能夠去考慮的吧?”
長孫無忌道:“你必須考慮這個問題,升官不一定就是好事,如果非你擅長的事交給你去做,你只會越辦越差,那樣的話,你在朝中的敵人一定會彈劾你的,這會讓你得不償失的。古往今來不少大臣都拒絕過升官,不管是出自什麼原因,這些人都是聰明人。
好比說李勣,當初陛下曾多番讓李勣參與朝政,但是李勣卻都婉拒了。雖說他一直以來都避免參與朝政,保持中立,但是這只是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也知道他並不擅長處理朝政,他擅長的是領兵打仗,如今的李勣已經今非昔比,但是你看他對於朝政還是不聞不問,因為這會給他帶來麻煩,故此他永遠不會統領三省的。
李勣如此,你就更是如此,你有太多的軟肋,因此你必須謹小慎微,如果陛下讓你進三省,然而三省的官員忠奸不論,個個都是才華橫溢,你去了不就是自取其辱,而且根本不會發揮你的才能,你只會在三省白白的浪費光陰。”
韓藝聽著暗自愁眉,因為這恰恰也是他的弱點,他什麼都會,但無一精通,你要說他最擅長什麼,那他最擅長的就是騙人。
可是長孫無忌這一番話,也令他開始認真的思考起來。
權力最高機關三省是肯定不適合的,他字寫成那樣,去三省不是自取其辱麼,連簽名都會覺得羞於啟齒。帶兵打仗,天啊,那真是騙子最害怕的職業了。大理寺、刑部,又不符合他心中的規劃,天天看那些刑獄案,最多也就是為一部分人造福。御史臺本來是合適的,但是他怕去了御史臺,結果會被李義府他們要挾對付關隴集團,那他就難做了。
這思來想去,他忽然想到了一個部門,道:“我想我最適合的恐怕只有戶部了。”
“看來你也算是比較瞭解自己的。”
長孫無忌撫須一笑,道:“老夫也是這般想,要麼就別升,要麼就去戶部,也唯有戶部最適合你的。因為你在朝中與那些大臣的關係都不太好,不管你去哪個官衙,都會遭到大臣們的排擠,唯有戶部不同,因為每個官衙都要有求於戶部,如果你是戶部尚書,那沒有人再敢跟你過不去,如果有人惹你不開心了,你只需要將他所在的衙署的撥款安排到最後,就夠他喝一壺的了。”
韓藝擅長的是佈局。
而長孫無忌擅長的卻是下棋,兩者雖有像似,但還是極為不同的。在安排棋子方面,尤其是那種長達十年甚至於數十年之久的跨度,韓藝根本就不是長孫無忌的對手。
長孫無忌手中很多不起眼的棋子,其實都有著非常大的作用,有些需要十多年後才能發揮其作用。
戶部雖然在三省之下,但是戶部卻是至關重要的,不容有失,沒有錢在手裡,說什麼都是狗屁。因此長孫無忌在掌權後,第一個整頓的部門就是戶部,三省他都沒有怎麼費力,裡面還有很多雜七雜八的人,但戶部上下清一色都是關隴集團的人,而且是跟他關係非常近的,誰也插不進去。
但是長孫無忌如果退居二線,那麼李治肯定也會對戶部動刀的,安排自己的心腹過去接管戶部,與其讓李義府等人染指戶部,還如讓韓藝進戶部,關鍵韓藝也有這方面的才能,只有戶部在手,勢力就不會分崩離析,而且韓藝也很快能夠透過戶部,透過財力得到關隴集團的擁護,迅速完成整合。
所以,這一步棋是至關重要的,直接影響後面的整個佈局,甚至於關乎韓藝能夠成為關隴集團新一任代表人物。
長孫無忌當朝一人,他要退位的話,不是說退就能退的,他還得考慮非常多的問題,什麼權力是可以還給李治的,什麼權力是不能夠還的,如何退,該怎麼退,這都非常重要。
要是可以進戶部,韓藝當然願意,這可是一個大大的肥缺,戶不在手,天下我有,可以配合他的南進計劃,不禁怦然心動,但是動完之後,他又愁道:“但這不是我說了算。”
“這就是問題所在了。”
長孫無忌道:“不瞞你說,戶部上下皆是老夫的人,其中是人才濟濟,戶部尚書一直都將戶部管理的非常好,而且戶部又掌控著天下財富,事關重大,陛下估計不會想到讓你去戶部,因為暫時也沒有這個必要,即便陛下願意,大臣們也都不會同意的,但是老夫又不能明目張膽的支援你。因此你想入戶部必須要做到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