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政局之時,大清國也正處在內憂外患的局面。善泳者溺於水,善算者死於謀……皇阿瑪這一輩子,殫精竭慮,費盡思量,欲善始善終,卻終不得其意。
九龍奪嫡之亂使中原朝廷元氣大傷,再也經不起波折。新帝為防戰事再起,把她這個蒙古太后大清公主接回大清恩養,實則是為了遷制阿密達讓他不敢妄動。
後來她不願住在冷冰冰的宮殿裡,求了恩典,新帝便在這斂翠山建了所別院,再無所謂牢籠枷鎖,她自認她為人妻、為人母、為人女、為人臣的責任都已經盡完,這種流水般平靜淡泊的日子也能悠閒喜樂,在這兒一住便是三十年。
89
沒想到,她還能有回來的一天。
前廳的辦事員領他們去租住的小院,如萍跟其他幾人一樣,一路上裝作好奇地四處看看。這座宅院雖經過多次改築;還依稀能見其舊時的格局。屋頂上的綠琉璃瓦沒有當年的翠色,而是沉澱成一種濃墨的深色來。
當年大興土木建的這座宅子時,新帝到是難得大方了一次。按清制,公主與郡王的府邸同級。她一個和碩公主,建宅的規格是按照親王制建的。
抄手遊廊,垂花門,什錦燈窗,竹木花卉,平湖畫舫這些古時平常的東西,看得一行幾個同學一驚一乍的。也難怪,上海是新興城市,底韻不及北京。花園洋房的西式風格,多是用冰冷的水泥堆砌起來的現代建築。
所以這幫孩子對什麼都新奇。剛到北京時,他們見到牌樓、門墩、石獅子,山牆、影背、過街樓,每樣都要驚奇一番。
幾個人都先回自己的屋子放行李,如萍和小青陽一個屋。這次威廉沒有來,他在北平的領事館似乎遇到了舊友,這幾天拜訪朋友去了。
安置的院落如萍還有些印象,屬於西邊是休閒區中的一進。因為她曾深簡出的關係,跟朝中沒有什麼政治牽扯。皇家的那些小蘿蔔頭們,像是找到了撒歡的地方,時不時地過來玩。
她對大人們一向都淡淡的,面對有著柔軟笑容的小孩子們,卻常常硬不起心腸趕人。所以京城的上層都知道,西郊有了一個類似皇家託兒所的地方,是孩子們的樂園,這個院子就是他們常玩的一處。
那些後世鼎鼎有名的大人物們,他們有的人曾爬樹尋鳥蛋,而下不來在樹上哭鼻子;有的為找個蛐蛐而刨了她心愛的整片芍藥花圃;有的好心幫姑姑喂錦鯉,卻把裝魚食的袋子掉進水裡,撐死大半池的魚……
如萍望著院中的那棵老槐樹,已經沒有當年小豆丁們比高高留下的刻痕,雖然它更加枝繁葉茂了。那些最寂寞得發荒的日子,若是沒有那些孩童們的喧鬧,她怕是早就空白得發瘋了吧。她輕輕地嘆息,如今已物是人非。大浪淘沙下,當年的人都成了歷史,那為什麼她還在?還孤孤單單地活著。
小青陽拉拉姑姑的褲腿,他不喜歡她的表情,小孩兒歪著腦袋想了想,把口袋裡那當寶貝藏著的漂亮糖果遞到她眼前:“姑姑不哭,我的糖果送給你。”
如萍拉著他的手緊了緊,乾脆把這個柔軟的小身體抱起來,下巴放在孩子嫩嫩的小肩膀上,靜靜地閉了會兒眼,再睜開時,眼眸裡已經平靜了很多,她點點小孩的小鼻子:“陽陽想不想吃桃子?又大又甜喔。”
小傢伙眨巴眨巴桃花眼,摟住她的脖子,響亮亮地答了一聲:“想!”,過了一小會兒,還在如萍的臉蛋上補上一個嫩嫩的吻,姑姑每天晚上也要親親他的額頭。
如萍被親得熱血沸騰,抱著小傢伙不撒手,直接出了院門。她剛才在四處打量時,看到隔壁園子裡有桃子樹,以她對地形的瞭解,去偷摘幾個桃子應該不會被抓住的吧。
一大一小,躡手躡腳地走進以前叫春藤苑現在沒名字的地方,大門是開著的。桃子看上去又大又水嫩,結了滿樹。院裡除了偶爾的蟬鳴,一直靜悄悄的,看起來不像有人住。
對著那壓彎了枝頭的桃子流了會兒口水後,如萍踮起腳,伸直了手指摘到了幾個又大又紅的,在小青陽掀起的衣襟也裝不下後,她終於停了手。
如萍趕緊接過快壓彎小傢伙的那些桃子,只給他拿著一個,拍平小孩的小衣服,雖然暑氣很重,但小肚皮總露在外面還是不好,小孩子的身子可金貴著呢。
如萍把其他通通抱在手裡,水蜜桃有很大水份,又有葉子擋著沒照到陽光,貼在胳膊上涼涼的,不過上面的毛刺也蹭在如萍柔嫩的面板上,有點癢。在有人發現之前,她又快快地帶著小傢伙和戰利品一起溜了。
院內一面爬滿了植物的窗子內,一個輪廓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