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6部分

算是解開孫為民心中的疑惑,同時也能給樊建國現在所做的事業打個廣告,讓更多的人瞭解一下這位不是億萬富翁的億萬富翁。

直播一開啟。

評論鋪天蓋地。

“老首長來我川省了,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老首長一定要講講我們的川軍啊!!!在抗戰中,川軍曾經譜寫過血歌啊!!!”

“老首長入川要幹嘛,好好奇哦。”

“難道只有我一個人對那位同老首長擁抱的億萬富豪感興趣嗎?他到底是誰啊?真是億萬富豪?標題黨???怎麼看怎麼都不像啊!”

“+1”

“+2”

“+3”

“。。。。。。”

“+10086”

0373 一個充滿幹勁的傢伙

0373 一個充滿幹勁的傢伙

見網友們的興趣濃厚,一旁的孫為民也如飢似渴,王亮便也不再賣關子了。

“想必很多川渝子弟是認識同我擁抱的這個人的,他叫樊建國。”

王亮道:“我對他的評價有很多。。。。。。。”

“一個記錄歷史的人,一個提供經驗教訓的人,一個儲存經驗教訓的人,一個敲警鐘的人。”

“他下過鄉、當過兵、任過教、做過官,還上過中國的富豪排行榜……”

“他是個夢想家、冒險家,也是個實幹家。”

“他辦事如立志救世,為自太少,為人太多。”

樊建國到底有什麼樣的人生經歷呢?

對於很多人來講,這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名字。

但就是這個默默無聞的人,做了許多驚天動地的大事業。

他也做過許多人連想都不敢去想的決定。

樊建國出生在一個軍人世家,父母都是軍人所以他說自己骨子裡面,流淌著的是軍人的血液。

一九五七年出生在川省的他,從小就是個野孩子。

兒時在金沙江邊就玩得很野,江裡游泳,扎小木排,偷書,偷柚子,偷甘蔗,甚至遊過金沙江去偷對岸的南瓜,差點被農民用石頭砸死。

王亮笑了笑,道:“那時候啊,一個字,亂!大家都很窮,孩子也都沒現在這麼金貴,基本都是敞放散養的。”

樊建國的父親是上過戰場的軍人,真刀真槍同敵人廝殺過,身上總有那麼一股不服輸的拼勁。

父親從小是這樣教育自己的兒子的:“做人就要有一股子拼勁兒,一人一條命,是用來拼的!”

每次樊建國和小夥伴打架,父親不幫忙。

就抄手在旁邊看,如果是打贏了還會獎勵他。

樊建國曾說:“打仗哪有百分百的把握?我爹從小就是這麼對我說的。”

在這樣特殊的教育方式下,樊建國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冒險主義者,什麼事情不管行不行,先拼了再說。

王亮一語中的,說出了很多軍二代的性格特點:“軍人家庭出身,以及童年的特殊經歷,養出來的自帶一股狠勁兒,不僅吃得苦,還將道義看的分外重要,自然也不甘平庸,敢想就敢做。”

一九七五年,特殊的歷史背景下,樊建國在高中畢業之後就到宜賓縣日成公社當了知青。

在那段歲月裡,他拼命勞動,曾經餓暈過兩次。

狠、拼、堅韌,是他受用一生的信條。

愛拼的人運氣總是不會太差。

後來,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他毛遂自薦去當兵。

第一次違規報名,雖然最初透過了檢查,但是最後還是被刷了下來。

他不甘心,直接找到當時的徵兵首長,給人家寫書法、吹笛子,請求批准參軍。

最終這位徵兵的首長被樊建國的那股韌勁給打動了,破例讓他加入到了自己的隊伍。

就這樣,在冬天零下四十攝氏度的蒙省,樊建國一駐守就是兩年半,九百多天。

有些人,總是不甘於平庸。

一九七七年,一個機會來了。

中央宣佈恢復高考,樊建國也由此看到了命運的轉機。

在得到確切的訊息後,他開始積極準備複習資料,備考軍校。

王亮回憶道:“就是一九七七年的時候,我有一段時間負責過軍校的招生工作。靠軍校有多難呢?這樣說吧,樊建國所在的那個軍,招生計劃是隻要一個人。”

那個年代不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