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所大學的學生們也是如此,現在的中國,大學生同樣也是國家資源的一部分,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人,都必須被迫接受國家的調配,固然這是國家建設的需要,但在另一方面,卻是以損害青年之自由作為代價。”
在你一言我一語中,每一個人都不斷的發表著各自的看法和觀點,而這些觀點無一不是為“政黨內閣”的把握加分。
事實上,早在半年前,楊度、梁啟超等人便有意促成立憲黨同民主黨的合併,並最終透過共同的努力促成在中國產生政黨內閣,而現在,內閣的違憲,卻讓他們看到一個機會,一個提前舉行下議院大選。
再次舉行下議院議員選舉,他們自信比保皇黨更具優勢,因為中等階層已經厭惡了“欽命內閣”、“士紳機關”,他們需要的表達自己的聲音,而保皇黨恰恰是站在他們的對立面。
“而且與產業發展相伴隨的是國內工人階級隊伍不斷壯大。按年初農商部發布的資料看,現在我國工礦企業工人超過一千萬。工人階層的成長促使工會組織的產生、工人運動的興起和工人政黨的成立。五年前,山西煤礦工人創立“職工義友會”,隨後組織了工會,接著“鐵工工會”、“鐵道工會”等工會相繼誕生,現在國內工會一時有旭日沖天之勢,而工會組織工人集會、請願、罷工,試圖透過以“工廠法”為代表的社會政策立法,以爭取維護工人權利,固然這一系列的工人活動,給政府造成了壓力,但至今工廠法仍未獲得透過”
不待林長民說完,楊度卻不無諷刺的說道。
“兒子的利益,當老子的當然要照顧,十個中國工人,有7個在國營企業工作,通工廠法損失最大的就是國企,國家又要遭受間接損失,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又豈會透過工廠法?”
在楊度聲音方落時,梁啟超卻淡淡的吐出一句話來,多年來,對特殊經濟模式,他一直持以反對,甚至面對中國工業取得的“輝煌成就”也從未表示過贊同。
“正如我多年前的警告那樣,如果政府管理了所有的企業,他的權力勢必超過公民的權力和公民代表機構的權力,政府權力這樣的增漲,對於民主制度而言,本身就是一種摧殘,”
話語稍頓,梁啟超又補充一句。
“所以,我們的第二步,要針對中等階層、工人階層的需要去做,只有如此,人們才有可能去爭取他們的利益。”
“公民的權利要靠公民自己爭得,若靠政府,則“趙孟之所貴,趙孟能賤之;政府若能畀民權,則亦能奪民權。”
在教授宿舍內,面對前眼前的十幾名學生,曹仕京引了一段民主黨領袖梁啟超先生的話。
“這個意思就是靠政府給予你民主,沒有希望,他可以給你,也可以剝奪你的權利,只要他願意。權利不是被人家贈予的,所以,人民要爭得權利就必須具備一定的素質,即一定要成為現代的國民。國民的素質包括,國家思想、權利思想、自由思想、自治能力等等。”
在成均大學內大都知道經濟系的曹仕京教授,是共和派,同樣也是民主黨黨員,而在他的學習會中的學生,也大都受其影響,傾向於民主立憲,儘管絕大多數大學生都傾向於民主立憲,但作為宮前絕食帶頭人之一的曹仕京,他的學生則比其它的同學更為激進一些。
“可是,教授,只是爭取又有什麼用呢?去年淮北煤礦工人罷工時,我們曾做過調研,罷工沒有取得任何進展,現在政府掌握著所有的企業,在下議院有保皇黨為他們搖旗吶喊,工廠法根本不可能獲得透過”
崔國政在旁邊有些迷茫的說道,而吳若揚則無奈的嘆口氣。
“就是啊,政府管理著所有的企業,政府自然不會再去考量政府工廠內工人的利益,而這種不考量,又造成了另一個結果,當政府不為工人利益考慮的時候,他們自然不能去追究私人企業內工人的權益受到損害,而相應的,整個社會的工作人群的利益,都在這個過程中受損害。”
“所以”
話聲一頓,曹仕京不無期待的看著眼前的學生。
“多年前,我們那一代人曾經努力過,但當時時機並不成熟,絕大多數國民未受教育,他們尚不能意識到民有、民治、民享之政府的重要性,所以,即便是方致普等人犧牲了生命,亦無法喚醒民眾,但是現在經過九年的思想啟蒙運動、自由民權思想普及的洗禮,自由民主思想已初步播撒於整個社會,而且現在社會中間階層,亦希望改變現在欽命內閣的現實,從使個人利益和個人政治訴求得已經實現,而對於工人而言,他們同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