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運走多少就運走多少,以後要寄人籬下過日子,手裡沒銀子怕是不行的”
“不管怎麼著,皇上總得跟老佛爺走。”
這會李蓮英倒是和上次一樣,還是沒忘記皇上。
“那當然。此外”
慈禧太后沉吟著,皇上必須要跟她一起走。
“看各人的造化吧”
這意思是,碰上了跟著走,不在慈禧太后面前,就得留在宮裡。以後生死禍福,各憑天命了。
“奴奴才領旨”
含著眼淚,跪在地上的榮慶領下了聖旨,這次還是和上次一樣,依然沒殺他,只是讓他去東華門守城,打從大清入了關,這皇上死後梓宮都是由東華門出入,因送殯迎靈都由東華門出進,所以東華門俗稱“鬼門”。
“華卿,”
瞿鴻禨看著搖顫顫的站起身來的榮慶,將聖旨交給了他。
“你是個聰明人,可為啥總是犯著糊塗”
“糊塗”
榮慶苦笑一聲,可不是嘛,自己就是糊塗,上次太后和皇上都沒留京,更何況是這次,算了吧
“這大清國當真是亡了”
“總有亡的時候”
“可卻沒人君殉國”
“總得保得皇家的臉面吧”
“殉國了,可不就保得了”
“你還是糊塗”
“我糊塗,我比誰都明白”
著,榮慶把目光投向瞿鴻禨,盯看著他。
“子玖,你知道,那日本人為什麼斷交了,又同意讓皇上太后躲到他們那,他們是想亂國啊”
瞿鴻禨只是苦笑著,日本人的那點兒心思,他豈是不明白。
“我是大清國的臣,可也是國的人啊”
見瞿鴻禨沒理會他,榮慶只是苦嘆一聲。
“這幾百年了,旗人和漢人有啥別相,再怎麼著也不能引外兵入國啊”
顯然的瞿鴻禨是沒想到榮慶這會竟然說出這麼一番話來,他只是看著榮慶,沒想到這“忠義之氣猶見眉宇”的榮慶竟會
“沒有殉國的國君,就讓我做個殉國的大臣吧”
眼見著瞿鴻禨的不解,榮慶抱拳衝著瞿鴻禨長鞠一躬。
“請子玖轉告慶王,榮四語多有不敬請慶王莫怪,若是來世,榮四再報慶王當年提點之恩”
著他又是深鞠著躬。
“榮四謝過諸位同僚救命之恩,此恩怕只有來世再報了”
著,不等瞿鴻禨說話,他便轉身朝著營外疾步走去,
“華卿,”
唇喃著榮慶的字,瞿鴻禨衝著他的背影還了一禮,估摸著,這榮慶是要以身殉國了。
一出宮,轎伕連壓下轎,而榮慶卻是沒理會轎伕,在營外圈馬的地方,他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