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現在在德屬東非,他還是在鄉會的副會長、自治會副會長,對於這些在來東非前曾接受了半個月集訓的移民而言,他們習慣於保持著國內的生活,越是在國外、在他鄉,他們往往越喜歡保持過去的生活習慣,似乎這是聯絡起他們和唐山的一種寄託。
對於這個時代的中國人而言,或許他們身在國外,但在內心裡他們唯一認同的卻是唐山,是中國,而非所在國,就像他們國慶時在門廊處掛出的國旗一樣,那才是他們的歸屬。
“只是,這樣一下買這麼多子彈會不會”
叼著菸袋李柱顯得有些猶豫。
“這新齊魯鎮上一共有583戶,一戶一箱子彈,就是583箱,這可是幾十萬發子彈,會不會”
“你是擔心德國人?”
馬大山一皺眉。
“俺那雜貨店裡就有槍,咱們這地方,兩月都賣不出一箱子彈,一下子賣小六百箱子彈,就是傻子,也知道不對勁。”
李柱的一句話,倒是讓馬大山猶豫了起來,他說的是事實,可那邊領事館裡發來了電報,讓他們做些準備,準備什麼,到是沒細說,只是告訴他們以防萬一,防什麼,同樣也沒說,但作為在鄉軍人,馬大山還是聽出領事館的意思,是準備武器。
武器不需要準備,在修中央鐵路的時候,路工不僅碰到了吃人的獅子,還碰到了土著居民的襲擊,最後在領事館的強烈要求下,德國人同意路工自備槍支,而新移民來到德屬東非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雜貨店買槍,買子彈,以防範土著人和野獸,他們在國內也曾接受過射擊訓練,這些年下來,可以說,槍早就是他們生存根本,往往在移民的家中槍比人多早已經普遍現象。
但子彈卻是麻煩,誰家裡也不會沒事備上五六百發子彈,能有個一兩百發就不錯了。
“這”
猶豫著,馬大山沒了招。
“其實照我說,這領事館的意思,肯定是想讓咱們做好心理準備,這以防萬一,沒準是防”
手朝著北方一指,李柱壓低聲音。
“指的是北邊的英國人,你沒看報紙上說,奧、奧什來著”
“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發了最後通牒,就是要打仗的意思。”
退役前得到高小畢業的馬大山接腔說道。
“要是英國人來了,咱們準備什麼?幫德國人打英國人。”
“那得看陛下怎麼辦”
提及陛下時,宋亢手朝著中國的方向輕鞠。
“若是唐山向英國宣戰,我等為皇朝之民、在鄉軍人,雖於海外,也自當行忠君報國之行,如此才不負陛下厚恩,不負皇朝之民忠義之名”
老光復軍退役的宋亢在說話時全是一副正氣模樣,只說他人紛紛點頭,對於絕大多數移民而言,他們的想法很簡單,在出國前,除去極少數一部分人,其中絕大多數都是“無地貧民”,他們往往將在東非的溫飽富足生活歸功於“陛下恩賜”,可以說,東非、巴西、婆羅洲、蘭芳自治領的中國移民對皇室的忠誠,甚至遠勝過國內的同胞,而對於他們來說,每年最盛大的慶典就是皇上的生誕。
“可若是向德國宣戰呢?”
“向德國宣戰?”
達累斯薩拉姆帶著濃郁的歐洲風格的領事館內,李子誠的眉頭一皺,他還真沒想到過會有這種可能,至少在此之前,他壓根就沒考慮過這種事情。
“領事先生,現在我們不得不考慮這種可能,”
伍子豪認真的說道。
“現在我們必須要充分考慮各種可能,一是帝國向英國宣戰,二是帝國向德國宣戰,因為歐洲之同盟與協約陣營分裂,使得我們必須要充分考慮各種可能,提前作好準備是應該的,但這只是海軍部的密電,雖然我們未接到來自國內的指示,但是海軍部作出這一決定,顯然有他們認為需要的地方,現在海軍第三遠洋訓練艦隊將於近期訪問達累斯薩拉,也許是出於某種方面的考慮,才會”
話到嘴邊,伍子豪卻看到原本似在沉思中的領事神情瞬間發生了變化,此時他的臉上盡是驚訝之色,一言不發的他視線轉向窗外,整個人顯然是處於極度的震驚之中。
海軍部、訓練艦隊、僑民準備一系列的線索在李子誠的腦海中勾勒成了一條線,接近事實的他只覺後背的汗毛猛的堅立起來,隨後,整個人瞬間沉默了下來。
“我”
話到嘴邊,李子誠吞了回去,然後他走到窗邊,推開百葉窗,望著窗外碧波萬頃的印度洋,整個人再次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