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2部分

和曾覿不會冒險得罪皇子。”

趙愭一想,確實此理。

“所以你的意思……我們要先搞掉李鳳梧?本王倒覺得,二弟不足忌哉,倒是要提防我那三弟,有李家在外為劍,著實是個心腹大患。”

錢象祖苦笑,“殿下,你還沒看明白嗎,此次宋金大戰,慶王殿下一改仁厚之風,親自披甲上沙場,所立戰功甚豐,如今慶王殿下在官家眼中,已不輸恭王殿下了。”

趙愭沉默了,“所以,你們有何良策?”

這便是同意了要對李鳳梧下刀。

不管李鳳梧是不是趙愷的勢力,寧可錯殺三千不可放過一個。

錢象祖看了一眼自己那個年輕的三爺爺。

錢端義立即道:“殿下,如今李鳳梧在秘書監,微臣有一計,可讓他在官家面前失寵,甚至被貶謫也大有可能。”

趙愭大喜,“說來聽聽。”

錢端義輕輕說了三個字:“烏臺詩!”

趙愭一愣,旋即大震,脫口而出:“文字獄!”

這是大宋最為知名的文字獄。

“烏臺詩案”是元豐二年發生的文字獄,御史中丞李定、舒亶等人摘取蘇軾《湖州謝上表》中語句和此前所作詩句,以謗訕蘇軾而引發的一場“文字”戰爭。

熙寧年間,宋神宗重用王安石變法,變法失利後,又在元豐年間從事改制。

就在變法到改制的轉折關頭,發生了蘇軾烏臺詩案,這案件先由監察御史告發,後在御史臺獄受審。御史臺自漢代以來即別稱“烏臺”,所以此案稱為“烏臺詩案”。

烏臺指的是御史臺,漢代時御史臺外柏樹很多山有很多烏鴉,所以人稱御史臺為烏臺,也戲指御史們都是烏鴉嘴。

起因是元豐二年三月,蘇東坡由徐州調任江蘇太湖濱的湖州。

在任上作了一首《湖州謝上表》,其實只是例行公事,略敘為臣過去無政績可言,再敘皇恩浩蕩,但他在後又夾上幾句牢騷話:“陛下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

句中“其”為自稱,他以自己同“新進”相對,說自己不“生事”,就是暗示“新進”人物“生事”。

這便得罪裡御史臺裡的“新進”們。

監察御史何大正摘引“新進”、“生事”等語上奏,給蘇軾扣上“愚弄朝廷,妄自尊大”的帽子。

但單憑《湖州謝上表》裡一兩句話是不行的,偏偏湊巧,當時出版了《元豐續添蘇子瞻學士錢塘集》,給御史臺的新人提供了收集材料的機會,監察御史舒亶經過四月潛心鑽研,找了幾首蘇軾的詩,就上奏彈劾蘇軾。

馬上,國子博士李宜之、御史中丞李定前腳後腳殺到,他們歷數蘇軾的罪行,聲稱必須因其無禮於朝廷而斬首。

神宗便遣了欽差皇甫遵去宣蘇軾進京。

蘇軾途經揚州江面和太湖時,都想過跳水自殺,當然沒有,否則也沒有千古名作赤壁懷古和赤壁賦了。

蘇軾進京不僅就被逮捕,送進御史臺的監獄,長達四個月之久。

雖然群小要置蘇軾於死地,打大宋不殺士大夫,且神宗也不遠殺蘇軾,是以聖諭下發,蘇軾貶往黃州充團練副使,但不準擅離該地區,並無權簽署公文。

除蘇軾被貶外,駙馬王詵因洩露機密給蘇軾,而且時常與他交往,調查時不及時交出蘇軾的詩文,被削除一切官爵。

其次是蘇軾好友,詩人、畫家王鞏,被御史附帶處置,發配西北。

第三個是蘇軾弟弟蘇洵,他曾奏請朝廷赦免兄長,自己願意納還一切官位為兄長贖罪,由於家庭連帶關係,仍遭受降職處分,調到高安任筠州酒監。

其他人,張方平與其他大官都是罰紅銅三十斤,司馬光和範鎮及蘇軾的十八個別的朋友,都各罰紅銅二十斤。

一場牽連蘇軾三十九位親友,一百多首詩的文字大案震驚朝野。

這就是著名的“烏臺詩案”。

是以在南宋,烏臺詩案就代表著文字獄。

錢端義點頭,聲音陰鷙,“微臣為秘書監丞,會想法讓李鳳梧主修一部書籍,到時候微臣在其中做些手腳,再讓御史臺的人配合,必然讓李鳳梧陷入困境,在當然,在這之前,我們還可春風細雨的做點小事,使得他逐漸背上一些非議。”

趙愭略有些沒信心:“父皇聖明,斷然不會相信這些閒言蜚語。”

錢端義看了一眼錢象祖。

錢象祖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