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8部分

司令部下令基爾港的德國遠洋艦隊出海同英軍作戰,若失敗就“光榮地沉沒”。基爾港的8萬名水兵拒絕起錨,並把軍艦熄了火。水兵的抵!制雖然迫使德國海軍當局收回命令,但水兵們卻遭到迫害,被逮捕了幾百人。11月3日,水兵走上基爾街頭遊行示威,抗議海軍當局,要求釋放被捕者。遊行示威隨後發展為武裝起義,水兵們解除了軍官的武裝,迅速佔領了戰略要地,控制了全城。工人也舉行武裝起義響應,並建立了工兵代表蘇維埃。至4日晚,基爾及附近郊區均為起義者佔領。5日,基爾全城總罷工支援水兵起義。基爾港水兵起義成為德國十一月革命爆發的訊號,革命在全國迅速蔓延。到11月8日止,幾乎所有的德國大城市中都發生了武裝起義,建立了工兵代表蘇維埃。此次起義是德國十一月革命的起點,同時也導致德國被迫宣佈停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德國的崩潰是許多因素造成的:西線消耗戰積累的巨大損失;多條戰線上的流血犧牲;封鎖造成的緩慢而無情的經濟壓力;食物短缺和厭戰情緒;布林什維克的破壞和宣傳;自由主義者對德國君主專制的不滿。最後但並非最不重要的是:德軍總參謀部制定的目標無限的拿破崙式的戰略所提出的不可能實現的種種要求;這個總參謀部制定戰略所依據的是好大喜功的幻想和德國“超越一切”的妄自尊大的觀念。德國同半個世界打了仗,它的軍隊顯示了勇敢、遵守紀律和無與倫比的戰術技能,擁有魯登道夫這樣的戰術大師,胡蒂爾這樣具有遠見卓識的將軍,霍夫曼這樣的戰略家,但是當時及後來重大而突出的弱點是要求德國士兵達到不可能達到的目標,一個出自君主專制集團睥睨一切的目標,出自幾乎是輕蔑地過低估計敵人的目標。

這樣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時,戰火緩慢地熄滅了。士兵們從瑞士至大海一線的塹壕和散兵坑中爬出來,以各自的方式慶祝勝利或者失敗——有的祈禱,有的致敬,有的乾脆從原先的敵人那裡乞討香菸。

而遠在遠東的尼古拉二世皇帝一面感慨這表兄威廉二世與自己相同的境遇,一面無奈又不情願地在一份條約上籤署自己的名字,並蓋上印章。

“好了~~這下中國人該滿足了~”尼古拉二世看著自己的政治顧問已經開始著手修改地圖上的邊界線,感慨良多。

1918年11月12日,尼古拉二世簽署了《中俄伊爾庫茨克條約》,條約規定放棄中東鐵路一切權利,並將《中俄璦琿條約》、《北京條約》等一些列不平等條約中割佔的土地全部歸還中國。新的中俄邊境將以《尼布楚條約》為基礎進行重新勘定。

374巴黎和會

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於結束了,與戰爭剛剛爆發時的熱情洋溢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當戰爭真正結束的訊息被證實之後,已經對戰爭感到非常厭惡的歐洲人開始反思這場帶給歐洲混亂與飢餓的戰爭,戰勝國的政治家門認為,如果要想使這場戰爭變得有那麼一點意義的話,最好的辦法就是利用戰勝者的優勢簽訂一份足以遏制戰爭野心並警告那些戰爭狂人的終戰協議,換句話說,必須簽署一份嚴懲戰敗國的協議。

作為戰敗國的德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作為它們發動戰爭的懲罰,戰勝國決定對這些戰敗國施以嚴厲的制裁,其中既包括領土的割讓,也包括戰爭賠款的支付,戰勝國試圖透過這種方式向世界表明它們維護世界和平的決心,同時也打算利用這些割讓的領土和戰爭賠款迅速恢復本國遭到戰爭重創的經濟。除了一份必要的和平協議之外,戰勝國的政府之間也達成了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國際政治信念,那就是組建一個能夠制止戰爭、維護世界和平的國際組織,利用這個國際組織制裁那些試圖發動戰爭或者已經發動戰爭的國家,保障集體安全,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戰勝國決定在巴黎召開一次國際會議,這是一次和平的大會,但更是一次決定對戰敗國進行懲罰的大會,在巴黎和會上,戰勝國將最終決定戰敗國的命運。

出息合會的都是參加了一戰的戰勝國,當然也包括了中國。和歷史上一樣,徐天寶派出了以顧維鈞為團長的中國代表團。臨行前,徐天寶對這些胸中熱血激盪的年輕人說道:“我們這次參加巴黎和會,只要的任務是為中國爭取權益。至於其他,我們大可以冠冕堂皇一些。現在,德國雖然戰敗了,但是我沒必要落井下石。既然美國政府主張寬大對待戰敗國,那麼,我們就堅決支援美國政府的立場,在發言的時候,諸位務必記住,要儘量的表現出中國人對和平的渴望。我們支援美國寬頻對待戰敗國,那麼既買了美國人的好,也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