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剛才出來替伊奈扎贖身的人,不一會兒便滿臉笑容、得意洋洋地回來了。
祝矽山連忙問道:“事情辦得怎麼樣了?”
那位下屬趕忙回答道:“老闆一聽說是王爺您要贖人,嚇得根本不敢收贖金,還說願意直接將這個胡姬送給您。”
聽到這裡,祝矽山滿意地點點頭,說道:“嗯,不錯。給他這塊令牌,就當是對他的一種補償吧。本王可絕不會做那種強取豪奪之事。”
下屬接過令牌,又問道:“王爺,那今晚是不是就讓她來侍寢啊?”
祝矽山擺了擺手,說道:“不必了,明天我還要去茲善國談判呢。需要好好休息一番,養精蓄銳。再說了,這西域的國王也真是古怪,只叫我來談判,卻不肯說到底是何事。”
次日清晨,祝矽山率領著三千人馬浩浩蕩蕩地向茲善國進發。儘管當地百姓對此事早有耳聞,但真正見到如此龐大的軍隊時,還是不禁被嚇了一跳。
畢竟,茲善國的常備軍總共才不過五千人而已。眾人心中暗自揣測,這究竟是來談判的,還是來滅國的呢?
其實,這正是祝矽山故意為之,目的就是要給對方施加心理壓力,讓他們明白自己有足夠的實力來擊敗他們。
這種做法雖然看似簡單,但卻極具威懾力,其效果幾乎等同於直接告訴對手:“我能輕易地毀滅你!”
當祝矽山率領軍隊抵達茲善國的王城附近時,他遠遠地望見當地的國王正命令人鋪設紅地毯,並奏響樂器,以此來歡迎他的到來。見到此景,祝矽山趕忙下馬,邁步踏上地毯向前走去。
然而,就在這時,茲善國的禮儀官告知他,他最多隻能帶領一百名士兵進城。
這樣做並非毫無道理。畢竟,防人之心不可無。如果放任祝矽山帶著三千人馬進入城內,恐怕整座城市都難以容納得下這麼多人。
更重要的是,對於茲善國而言,這樣做實在太過危險。祝矽山對這一安排表示十分理解,於是他只攜帶了一些護衛和文官,便隨即便進入了王城。
在茲善國內,佛陀被廣泛信仰,僧侶們如繁星般散佈於城市與鄉村之間。他們身著華美的僧袍,其中一些高階執事僧更是身披金絲袈裟,閃耀著令人矚目的光芒。
無論是街頭巷尾還是廟宇殿堂,路人們都會對僧侶們表示尊敬和禮貌。他們口中不斷念誦著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 這聲音彷彿具有一種神秘的力量,迴盪在空氣之中。
祝矽山對於佛教的教義只有一知半解,但他深知渡己渡人渡眾生的道理。
儘管知道的少之又少,但他並不反感佛教,反而覺得只要是倡導多做好事的理念,都應該得到認可。
然而,祝矽山對於某些和尚利用講經說法來收取鉅額香火錢、強迫人們燒高香等斂財手段頗有微詞。
他認為這種行為只是個別僧人的不良行徑,不應將其歸咎於整個佛門體系。
事實上,祝矽山對於各種學說和理論持開放態度。他是一個實用主義者,既不盲目的信,也不對它們抱有牴觸情緒。他相信每種學說和理論都有其存在的價值,關鍵在於如何運用它們來解決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