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了兩個禮匣,另一個人手裡託著幾個尺頭。
“……這是今年的龍井,剛進上的新茶,還不錯,你們嚐嚐。”
連蔓兒等人連忙道謝,沈六見時辰不早,就站起身。他還要在今天趕回府城去。
沈小胖好像有些不想走,跟在沈六後面,腳步越來越慢,後來竟趁著沈六不注意,迴轉身跑到連蔓兒的身邊。
“蔓兒,你不跟我回去啊?”沈小胖小聲問連蔓兒,看來還沒死心。
連蔓兒搖頭。
“蔓兒,我這一回去,不知道啥時候才能出門。都不能來看你了,蔓兒,你來府城啊,記得來看我啊。”沈小胖就絮絮叨叨地囑咐連蔓兒,直到沈六扭回頭叫他,才有些不情願地放開了連蔓兒。
將沈六一行人送出院門,因為沈六隨從甚眾,連蔓兒等人都只隔了一段距離停住了。沈小胖站在車下面,並沒有立刻上車。他回頭又看了連蔓兒一眼,似乎有些欲言又止。沈六在沈小胖前面,似有所覺地回過頭來,摸了摸沈小胖的頭。
沈小胖湊上去,不知低聲跟沈六說了些什麼。
沈六抬起頭來,朝連蔓兒的方向看了一眼。
連蔓兒心裡就是一跳,小胖不會是在提什麼任性的要求吧?不會吧?就算小胖提了什麼任性的要求,沈六也不會答應吧?
之所以願意用心思招待沈六,是因為沈六表面上雖嚴厲,但卻一直待她以禮,對她有著一份尊重。而小胖也不是個任性妄為的壞小孩。否則,他們之間的關係絕不會發展到今天這樣。
沈六朝連蔓兒望了一眼之後,就收回了目光,衝著沈小胖搖了搖頭。
沈小胖就垂下頭來,有些發蔫。
隨後,沈六就上了車,小胖也跟著上了車,不過仍舊回了幾次頭張望連蔓兒。
送走了客人,一家人吃過晌午飯,收拾了一番,就回了後院。
連蔓兒拿出人情往來的賬冊,登記今天沈六留下的禮。
除了那兩盒新茶,四個妝花的緞子,那兩個禮匣裡放的都是上好的筆墨。連蔓兒一一地登記下來,又將那四棵海棠和四棵柿子樹也登記下來。
“說是山上的工程,明年開春就差不多都能完工了。那到時候咱們的早點鋪子,是不是就得關了?”一家人坐在一起,張氏就道。
“關是不用關,就是得改改。”連蔓兒就道,“工程完工了,不也說了,到時候那廟是要受四方香火的。這娘娘的廟,還怕來的香客少了?到時候,咱把早點鋪子,就改成包子鋪,還不用起早貪黑了。”
早在最開始打算開早點鋪子的時候,連蔓兒就想過這個問題了。
“到時候,鋪子裡再準備些好茶水什麼的,興許生意比現在還好那。”
知名的景點,帶動旅遊業,同時也會帶動周圍的餐營業等經濟的發展,連記以後的日子根本不用發愁。
“除了包子鋪,到時候咱再開了魚館,保準比現在掙的還多。”連蔓兒就道。
“那敢情好。”張氏就鬆了一口氣道。
所謂無農不穩、無商不富。要想日子越過越好,光有土地還不行,還要有自己的土產銷售渠道,並儘量增加產品的附加值。這樣才能又穩又富。
轉眼,就到了五郎要進府城考試的日子,有王幼恆,還有五郎的另外兩個同窗作伴,大家也不像五郎去考縣試的時候那麼擔心。
五郎剛走,就有鎮上酒樓的小廝送了一封信來。
*******
送上一更,月底,求粉紅、求正版訂閱、推薦票。
晚上會有二更。(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四百九十一章 初夏
第二更,求粉紅。
***********
又是太倉來的信。
連守信接了信,張氏就從錢匣子裡抓了幾個錢,謝過了那個小夥計。一家人這才回到家中。五郎去府城考試了,小七在私塾上學,家裡的幾個人,只有連蔓兒認識的字最多,這念信的任務,自然而然地就落在了連蔓兒的身上。
“你爺有好長一段沒來信了,不知道這次是啥事?”連守信就道。
自從上次那封解釋的信,然後就是請明年說連繼祖要回家上墳的信,之後,連老爺子就一直沒寫信回來。
其實,這個書信往來的頻率,與一般來比,已經是很頻繁的。只是相比連老爺子去太倉後,一開始的時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