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部分

我總的收拾的能見人,不能丟了大爺和連家的臉。”古氏陪笑道。

不用她出錢,又是為了連家的臉面,周氏就被說動了。

“行,那你就去吧。”周氏道。

“娘,我把花兒和朵兒也帶上吧。上次在縣城,她們倆看上兩塊料子。說要給娘和秀兒一人做件新棉襖,不巧讓人給買走了,花兒說要找一模一樣地,再給娘和秀兒買兩塊來。”古氏又對周氏道。“花兒給她大姑做的鞋也做得了。還有給金鎖、銀鎖繡的帕子和荷包,正好給捎過去,她們小姊妹們。以後都在縣裡,正好多親近親近。”

金鎖和銀鎖是周氏的大女兒連蘭兒的一雙兒女。

連蔓兒一邊揉著菸葉一邊尋思,這古氏算是成精了,句句話都能說到周氏的心坎上,同時把周氏心尖尖上的幾個人都賄賂到了。

“去吧,去吧。早去早回。”周氏就答應了。

連蔓兒從上房回去,就和張氏把周氏要去縣城鑲牙的事情說了。

“鎮上也有鑲牙的。咋跑那麼遠?”張氏就道,轉念一想,“你大伯孃金貴的人兒,怕是嫌鎮上的不好。”

“這也是一個緣故。另外,”連蔓兒就笑道,“我瞧著她是要跑路。”

“啥跑路?”張氏就嚇了一跳。

“就是在村裡待不住了,找個藉口去城裡住唄。”連蔓兒道,“娘我把話撂在這,她們這次去縣城,住上十天半個月就算是少的。”

“去就去,咱不管她。”張氏道,“她們在家也啥活都不幹。”

第二天,一家子人吃過早飯下地,古氏那邊也收拾好,叫了輛馬車,母女三個準備好了進城。連蔓兒出門的時候,回頭瞧了瞧,就瞧見連花兒拉著連秀兒,躲在前院的窩瓜架旁邊說話。

那窩瓜架緊挨著豬圈,連花兒平時都是繞著走的,今天也不知道怎麼了,說什麼說的那麼專注,竟然就聞不到豬圈的臭味了。

大家走到南山下的地頭,今天要收的是花生。

花生是這個地方最貴重的莊稼,用連蔓兒前世的詞來說,應該算作是一種經濟作物。花生比高粱要難侍弄,莊稼人種花生,一般都捨不得自己吃,而是要留著賣錢。好些人家過年的油鹽肉菜,甚至衣裳的錢,都要從這個上面來。

連老爺子是個很重規矩的人,比如說來到地裡,不管大人孩子,沒他的話,誰都不準隨便離開。生花生比不得高粱、糜子、豆子這些,生花生是能吃的,而且是好吃的。連老爺子下地之前,還特意囑咐了,誰都不能偷吃。

就算是這樣,還是有人偷吃。連老爺子幹活幹在前面,四郎以為連老爺子看不到,就偷偷吃了幾粒花生,結果被連老爺子抓了個正著。連老爺子沒有客氣,將四郎臭罵了一頓,連同連守義和何氏也都跟著吃了掛落。

連蔓兒偷偷吐了吐舌頭,她其實……也打算偷偷吃上幾粒的。不過看了四郎的榜樣,她立刻打消了這個念頭。

花生長到這個時候,花生秧子已經有些枯黃了。

連老爺子帶著三個兒子,還有二郎、三郎在前面拔花生。所謂拔花生就是抓住花生秧子,將花生秧子連同在土裡的花生,整個拔出來。這當然是需要一些勁力和技巧的活計,越是好的莊稼把式,拔花生越是乾淨利落,留在土裡的花生就越少。

不過即便是最好的莊稼把式,也不能將所有的花生都帶出來,還會有好些留在土裡。

這就需要第二道工序。

張氏、趙氏、何氏、四郎和五郎就跟在拔花生的男人後面,每個人手裡拿了鐵鎬,看準花生根的土窩,再將裡面剩下的花生刨出來。連蔓兒、連枝兒、連葉兒、六郎就拿了籃子,緊跟在後面把花生拾進籃子裡,這期間還要用手把花生上的泥土儘量弄掉。

等收工的時候,就用麻袋裝了散的花生,整棵的花生秧子連同花生捆成捆,用車運回家去,都送到房頂上進行晾曬。

臨近中午,連家人沒有像往常一樣歇晌,只有張氏一個人回家去了。

這是有緣故的。

昨天晚上,村裡好幾個老莊稼把式聚到一起,也叫了連老爺子,大家商量了一陣,說是最近怕是要下大雨。如果下了大雨,那麼地裡沒收的莊稼很可能被雨水漚爛掉,影響產量,而雨後泥濘的道路,也影響收莊稼。因此大家都商量好了,要儘快將所有的莊稼都收進家裡。

所以,今天大家都開始搶收,歇晌就取消了。張氏要回家做飯,再將做好的飯送回來,給大家吃。

“娘咋還沒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