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9部分

一家人就都沉默下來。這件事,連蔓兒心裡也考慮過。如果不能夠控制住玉米種子,那麼這如此高價的嫩玉米,她們也真的只能賣這一季。

那麼要控制住玉米種子嗎?

這應該很難,即便有沈家的幫助。玉米種子在本府,也許沈家是獨一份,但全國來說,卻未必。首先皇家就有,而皇家怕也不單單將玉米種子賞給了沈家。就算沈家控制了本府的玉米種子,卻難控制別處的玉米種子流入。

而且,控制玉米種子,也不是連蔓兒的本意。她的本意,是從自家開始,將這種高產的作物推廣開去。

當然,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推廣的過程中,她也算計好了,她最大限度能取得的利益。

簡單地說,連蔓兒心地善良,但卻不是普度眾生的菩薩。她沒想獨佔玉米種子,她想讓更多的人吃飽飯、過上更好的日子,同時這一點也不妨礙她打算在此過程中。先讓自己家過的更好,比別人家都好。

落實到玉米這件事上,她的具體打算就是先賣嫩玉米掙一筆錢,然後再透過賣玉米種子。再掙一筆。

嫩玉米賣的錢越多,對於將來賣玉米種子的推動作用就更大。

武仲廉和武掌櫃之所以答應兩成的寄賣費用,玉米種子是連蔓兒從沈家得來的,這是一個原因。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他們都是老道的生意人,並沒有只著眼於寄賣費本身,他們還看到了金玉米將為他們酒樓帶來的聲譽和客流。可以預見。當酒樓裡開始出現金玉米之後,武仲廉的酒樓肯定會成為本府最知名、最受追捧的酒樓。

這種無形資本將會帶來怎樣的利潤,簡直無法估計。

而連蔓兒也需要透過武仲廉的酒樓銷售渠道,來推廣玉米,這將讓玉米種子的身價倍增。

“咱菜園子這的玉米要看,那咱地裡的那些玉米那,我看地裡那些玉米也都開始結穗了。”張氏說道。

“看,都得看。”連守信就道。

“爹。咱自己看不過來,得僱看青的吧。”五郎就道。

“對,我明天就找人。”連守信就道。

“姐。咱園子裡的玉米賣完了,還接著賣地裡的不?”小七就問,“還是把地裡的玉米咱都留著做種?”

“等把園子裡的賣完了,地裡的,撿先熟的,再賣上一二百兩銀子,剩下的,就都留作種子。”連蔓兒道。

地裡的玉米比園子裡的玉米種的晚,結穗和成熟當然也就晚了一些。連蔓兒心裡核算著時間,地裡的嫩玉米應該也能賣上幾天。但也就是幾天,之後就不能賣了。一來,還是物以稀為貴,即便有的賣,也不能賣的太多。二來,地裡的玉米多。到了夏末初秋的時候,玉米成熟的極快,也就幾天的工夫,嫩玉米就會長老,煮著吃就不好吃了。

而且……

“這還得看沈家那邊咋給咱回信。”連蔓兒想了想,就說道。如果沈家不管,那她們就可以自己做主,如果沈家管,那她們就得依從著沈家的意見。

沈家應該不會放著這件事不管,這一點,連蔓兒很肯定,她不肯定的是,沈家會怎麼管。

不管怎樣,作為“第一個吃玉米的人”,她該得的好處,沈家是不會少了她的。

轉天,不僅自家的菜園子裡,就是田地裡,連守信也搭了窩棚,僱了看青的人。這個時節、高粱、糜子的青杆也都長起來了,正在開始結穗,莊戶人家也都開始下地看青,所以連守信的舉動,在眾人眼中並不顯得突兀。

從沈家得的種子,種出來的玉米在酒樓裡賣了大價錢,這也是大家很容易接受的事情。

周氏帶著連秀兒、古氏和連朵兒從縣城回來了。

周氏和連秀兒裡外的衣裳都換了新的。

“這都是我大閨女給買的、做的。不是我自己說嘴,我大閨女,他誰也比不上。”有來串門的人,周氏總會引她看自己的衣裳,然後就將連蘭兒誇讚一番。

周氏回來的這天傍晚,吃過晚飯,連守信依舊去了上房。這是他一直以來的習慣,吃過飯,看看連老爺子,跟連老爺子嘮嘮嗑。周氏出門回來了,連守信更要過來看看。

連守信不僅自己過來,還帶了張氏、連枝兒、連蔓兒、五郎和小七,一大家子都來看周氏。

“不管咋地,你奶出門今天回來了,咱做晚輩的,去看看。這個是禮數。”張氏私下裡跟幾個孩子說。

連蔓兒沒說什麼,張氏是體面、講究禮數的人。吳家那麼願意和她家結親,不能不說和連守信、張氏的這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