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可以是惶惶不可終日,可卻無計可施。
連守仁是宋家給買的官,在太倉沒有別的背景、靠山,唯一能夠指望的就只有鄭家的鄭三老爺。
他們在大牢裡送不出信兒去,但是外面的人卻可以打點了來看他們。
連秀兒在鄭三老爺的陪同下。來探監了。
周氏的見識有限,她這多半輩子,也就是活在內宅那巴掌大的天地內。在牢中,她受了苦,也眼看著連老爺子和兩個兒子還有孫子們受了苦,又聽了連守仁和連守義的一面之詞。周氏的天真的認為,連守仁和連守義犯的事是挺大的,但是鄭三老爺是能夠救連守仁、連守義。以及她們這一大家子的。只看他肯不肯真出力氣來救。
周氏見了連秀兒,自然將這一番意思灌輸給了連秀兒,她讓連秀兒想辦法,讓鄭三老爺救這一大家子出去。
連秀兒歷來聽周氏的話。就點頭答應了。鄭三老爺也表了態,絕不會坐視不理。
之後,連秀兒每次來探監,周氏少不得都要哭著讓連秀兒如何如何。連秀兒和鄭三老爺果然多方打點,銀錢流水似地花。連守仁、連守義、連繼祖、二郎和四郎都不再受刑,還有連秀兒送來的藥食調理。而且很快,判決就下來了。連守仁和連守義流放三千里,連繼祖、二郎流放兩千裡,其餘人等免罪。全部家財抵充他們貪墨的銀兩,安撫因他們而受害的苦主。
至於相關聯的一干犯人,例如何老六等,則是死刑,有立斬的,也有報批刑部來年行刑的。
連守仁、連守義、連繼祖和二郎都保住了性命,四郎、六郎兩個男丁免刑。而且在後來這段日子,一家人雖然都在獄中,但有連秀兒、鄭三老爺的照應,也沒有再受什麼苦楚,這一大家子就該念阿彌陀佛,謝天謝地了。
但是他們並沒有這麼想。
連守仁、連守義等幾人一致認為,流放邊遠之地,一輩子除非遇到大赦否則都不能還鄉。這和死也沒什麼區別。連老爺子和周氏捨不得,連守仁、連守義等人也不願意。這一大家子商量著,依舊要鄭三老爺再使一把勁。
連守仁做官也沒白做,他知道有“以金贖罪”這一款。鄭三老爺家別的沒有,銀錢可不缺。
“就老鄭家手指頭縫兒裡漏出點兒來,也能把我們這流刑給免了。”
“他鄭明生多大年紀了。娶了咱秀兒,他這便宜佔大了。這個時候,他還不應該出出血?”
“咱秀兒年齡還,她女婿這年紀,怕是陪不了咱秀兒一輩子。那鄭家前一窩、後一塊的,以後她女婿沒了,秀兒要想挺直腰桿子過日子,還得靠孃家兄弟、侄子。”
“患難才見真情那,鄭明生他心裡有沒有秀兒,就看他這次舍不捨得拿錢出來了!”
“娘啊,真要流放,這一去,我們就沒命回來見你老了。娘啊,以後誰給你和我爹養老啊,等你老百年之後,誰傳送你老,誰給你老打靈幡、摔盆啊?”
“娘,讓鄭家出這一筆錢,礙不著秀兒的事。還能讓秀兒趁這個時機,把家裡那些個吃閒飯的該打發都給打發了。”
周氏就被動了心,送出信兒去要見連秀兒。
連秀兒來了,周氏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她讓鄭三老爺出錢,給連守仁、連守義幾個贖罪。
連秀兒也並沒什麼見識,只一條心地聽周氏的,從牢裡回到家之後,就逼著鄭三老爺拿錢、打點要贖連守仁、連守義幾個的流刑。
鄭三老爺為了讓官府從輕發落連守仁、連守義這一干人,出錢、出力、上下打點,可謂不遺餘力。他上了年紀,身體就已經有些吃不消了。可連秀兒對此都無動於衷,只一門心思,要鄭三老爺繼續去打點,否則就哭鬧個不停。
嬌妻大過天。
這鄭三老爺竟真的又打起精神,各處打點起來。要給連守仁等人贖罪,不僅要過硬的關係,還要大量的錢。鄭三老爺四處找人託關係,又四處籌措錢款,自然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和反對。但是鄭三老爺是鐵了心,只要連秀兒滿意。
或許他想著看到他如此辛苦的模樣,連秀兒會主動放棄要求?
總之,欠款湊齊了,關係也打通了,將錢送進衙門,鄭三老爺並沒能親自迎接自己的老丈人一家出獄,他病倒了。
連秀兒並沒有在他身邊,連秀兒帶著人和車到大牢,接了連老爺子、周氏、連守仁、連守義等人要去鄭家暫住,結果,馬車還沒走到鄭家的門口,就傳來了噩耗。
鄭三老爺死了。
連日的積勞成疾,在加上眾叛親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