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要不是地方窮,家裡沒錢,沒嫁妝,就能往老宅裡嫁?那地方窮,咱這地方好,人家姑娘嫁人,可不得奔著點啥咋地。”
“就算兒子少,離的這麼老遠,也不一定就掛連他傻。姑娘十八歲,比四郎大點不多。再說了,姑娘年紀大點好,幹活啥的都比年紀小的強,也懂事。二當家的兩口子不早就想著讓兒媳婦伺候了嗎,就這條件,他們還有啥可挑的。”
當著趙氏和連葉兒的面,張氏心裡怎麼想的,就怎麼說了出來。
“葉兒她爹回家跟我們學,老爺子也是這麼想的。還說窮人家的孩子才好,要是姑娘家裡富裕,他還不敢給四郎定。……聽老爺子那個意思,等明天相看了,只要王家的姑娘沒啥大缺陷,這門親事,他就做主給定下來,挑個日子,就給四郎成親。”趙氏顯然也是贊同張氏的看法的。
“這姑娘和四郎年紀都不小了,早點成親好。”張氏就道。
“咱就準備給上禮就行了。”趙氏就道。
“對了,咱們這聽到啥風聲沒?”張氏又壓低了聲音,對趙氏道。
“啥風聲?”趙氏不解。
“……昨天我們進城的路上,碰見了……”張氏就將碰見連蘭兒和四郎吵架,連蘭兒在城裡傳四郎的閒話的事情告訴了趙氏。
“還有這回事?”趙氏就吃了一驚,“我們沒聽說啊。”
“那就好,看來沒傳到咱們這來。”張氏就道。
“可真夠厲害的,要是擱咱身上,恐怕就得吃了這個啞巴虧了。哎,這人和人啊,可真不一樣。”趙氏咋舌道。
“可不是。”張氏點頭,“兩下算都碰到茬口上了。”
她們妯娌兩個說的極為綢繆,一旁連蔓兒和連葉兒也咬著耳朵說的很熱鬧,連蔓兒還告訴了連葉兒,四郎在回來的路上如何要學五郎騎騾子,後來又非要騎她的馬的事。
“可真夠不要臉的,就不應該搭理他。”連葉兒就道,然後又嘆氣,“這要是換做我家,我爹估計也跟我四叔差不多。你還有五哥和小七,我就自己一個人,哎。”
幾個人正說話間,請的人陸續就都到了。
吳王氏不僅帶了吳家玉來,還將連枝兒也帶來了。孃兒幾個見了面,親熱的了不得。連枝兒如今在吳家和連家都金貴的很,一進屋,就被張氏和連蔓兒小心翼翼地讓到炕裡坐了。
“姐,你咋也來了,我剛才還和咱娘說,明天抽出空來去看你。”連蔓兒小聲對連枝兒道。
“……不用這麼小心,我啥事都沒有。”連枝兒就道,“我也想幫著做點活計。”
連枝兒原本身材就苗條,如今雖然懷了身子,可月份還小,看上去腰肢依舊纖細,行動也極為靈便。
大家寒暄了一會,等請的人都到齊了,連蔓兒就將事情又都跟大家仔細地說了一遍。如今大家都正閒著,不過是做些簡單的針線,又能幫上邊城守軍的忙,又能讓平時在家裡沒有什麼收入來源的姑娘、媳婦們掙一些零花錢,大家自然都樂意。
連蔓兒就在跨院裡騰出一間屋子,收拾的乾乾淨淨,又將炕燒的暖暖的,大家都挪過去開始剪裁。
剪裁的活計要在連家統一完成,縫製的工作則將交給姑娘、媳婦們拿回家裡去做。這邊活計剛開始做,就有聽到訊息的姑娘媳婦們主動上門,搶著要領活計回家做。
……
求粉紅。
第八百三十六章 鞋樣子
鄉下地方就有這樣的特點,但凡有什麼事情,一般都不需要特別的通知。每個人都自動地充當著傳播者的角色,一件事,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變成眾所周知的事情。
連蔓兒本來打算是明天才開始派活計,不過既然有人這麼急著來了,她也乾脆就順水推舟。
連蔓兒準備了一個簿冊,用以記錄來領活計的人名,以及領的活計的數量。連葉兒因為跟連蔓兒也學了些字,又熟悉人頭,就被連蔓兒安排來和小慶兩個一起做記錄,並根據領取活計的數量,定下交活計的時間等。
到了吃晚飯的時辰,連蔓兒就叫廚房準備了飯菜,請趙氏、連葉兒、吳王氏等眾人一起吃了。吃過了飯,大家接著幹活。
因為想早一點將活計都做出來,張氏又從來領活計的姑娘和媳婦中挑了幾個人出來,幫著做剪裁。一眾負責剪裁的人,分作三班,打算晝夜不停地幹活。連枝兒因為懷著身子,自然是不能累著,吃過了晚飯,就被吳家興給接走了。她走的時候,還帶走了幾件活計,說是慢慢幫著做。